校园“铁骑卫士”:杨立光的热血担当
2025-01-08 11:47: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1
听新闻

  “谢谢杨科,多亏有你帮忙”

  彼时的杨立光刚刚帮助学校老师修理好汽车故障。每当听见这种感谢的话语,杨立光内心都是暖暖的,修车带来的疲惫感也一扫而空。

  在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杨立光是学校行政党支部的党员,也是保卫处安全科长,还是“立光驰援”服务点负责人。他在做好安保工作之外,以赤诚之心与精湛技艺,为师生们的出行保驾护航,哪里有车辆的“呼救”,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学校里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成为校园里当之无愧的“铁骑卫士”。

  校园守护:把握初心耀光芒

  2015年9月,杨立光入职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刚来学校,我的工作是驾驶员,主要工作内容是提前检查出行车辆,及时修复车辆故障,保证准时准点把出行人员安全送到目的地”,担任驾驶员期间,“认真做好我的工作”是杨立光遵守的准则,六年间,他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每一次出行安全平稳。

  2021年6月,杨立光岗位调整至学校保卫处,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使命,在保卫处的日子,他站好每一班岗,全身心投入到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中。无论是教学楼、宿舍区,还是校园的边边角角,任何一处潜在风险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与同事们密切协作,为校园营造出安全有序的环境。

  但杨立光为师生们做的,远不止这些。随着教职工车辆增多,应急维修需求凸显,他凭借精湛汽修技能,主动扛起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大旗。他自掏腰包购买简单维修设备,为学校老师义务修车,小到轮胎打气、更换保险丝,大到排查电路故障。只要师生有需求,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随叫随到,“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我的所长帮助这些老师,解决他们的问题,以免他们忧心发愁”。

  新的考验和蜕变也在于更好地发光发热。为更好地向学校师生开展汽车维修服务,杨立光所在的行政党支部向学校党委申请组建以杨立光同志为核心的校内车辆应急救援服务点——“立光驰援”,并申请资金购买了打气泵、打气筒、应急系统电源等专业的救援设备。“立光驰援”服务点的成立成为杨立光践行党员初心的又一舞台,他与志同道合的年轻同事携手,相互学习、交流技艺,靠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处理一起又一起车辆故障。

  日暮严寒,细密雨丝漱漱落下,在这糟糕的天气里,杨立光也时刻准备迎接各种突发状况。学校质研处处长顾晓岚在这阴雨绵绵中满心焦急,车子轮胎出现故障,她被困在学校一时走不了,抱着试试的心态给杨立光打了电话,“杨科,我的车轮胎有问题,能帮我修修吗?”

  了解情况后,杨立光二话不说,熟练地将各类修车设备一一备齐,一头扎进了风雨里。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衣衫,可他浑然不觉,蹲在车旁,眼神专注地沿着轮胎一寸一寸地仔细检查。不一会儿,他就精准地找到了问题所在,随后立刻动手修理。问题解决后,顾晓岚感激地说道:“谢谢杨科,帮了我大忙了。”她清楚,这个雨夜,若不是杨立光,自己不知还要在这风雨中被困多久。车子缓缓启动,顾晓岚再一次向杨立光挥手致谢,杨立光微笑着点头回应,转身又回到服务点,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人生需要高度,也需要厚度。杨立光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增加了人生厚度。台风“贝碧嘉”的到来让学校环境变得“一塌糊涂”,杨立光自发组织保卫处同事,开着车,带着牵引绳,清理横倒路中间的树枝,恢复学校道路顺利通行。工作之余,杨立光也都会自发为学校的巡逻车进行检查修理,确保巡逻车无隐患无故障,提高保卫处校园巡逻的效率。

  军旅铸魂:寒天修车志愈坚

  44岁的杨立光,剑眉朗目,身姿板正,严以律己。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自律有道,对自我要求高,这都得益于在部队锻炼养成的良好习惯。1997年,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杨立光报名当兵,下连后被分到运输股汽车修理所,部队驻扎在大连。

  开车修车,好像是杨立光与生俱来的热爱,少年时期的他就喜欢盯着老师傅修车。当兵能进入运输股汽车修理所,对于杨立光来说是圆了少时梦。修理工是铁骑的守卫者,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一颗螺丝,微小但重要。

  从进入修理所的第一天起,杨立光就跟着有经验的班长,从最基础的操作学起,一点点拆解、组装,熟悉每一个零件的“脾气秉性”。遇到难题,他就反复琢磨,查阅资料,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无数个日夜,修理所的灯光见证了杨立光的成长,寒来暑往,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汽修能手。

  修汽车,一脸灰、两手油、满身味……这个工作很苦很累,让他坚持下来的,是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感和对汽车修理的热爱。冬日严寒,是他军旅生涯的一道严苛试炼场,冰天雪地中户外修车是对个人意志的极大考验,但杨立光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就比困难多”这是部队教会杨立光的道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时间匆匆,八年军旅生涯,倏忽而过。这八年,杨立光收获的不只是修车技术,更是如钢铁般的意志力与自律性。“在部队的生活教会我,只要坚持不放弃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军旅生活的磨砺,让杨立光领悟到,只要信念坚定,再恶劣的环境、再棘手的故障,都能找到破解之道。这份来自军旅的馈赠,为他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石。

(第二排右七是杨立光)

  党员担当:志愿服务显身手

  谈到“当初为什么入党、现在为党做什么”杨立光不由得想起“当初”。1997年12月,刚到部队时,他发现很多首长、战友都是共产党员,凡是部队有什么重要任务、重要活动始终是他们冲在最前面,“当时,对于年轻气盛的我来说就很是‘不服’,我觉得我也可以去冲”。

  后来通过向班长、排长以及其他战友沟通、学习,杨立光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革命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所以,我非常渴望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999年5月4日,普通的一天因为成为党员而变得神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感觉非常光荣,成为党员的那一刻,就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杨立光说。身为党员就要有以身作则、当好示范的觉悟,在工作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遇到困难,毫不退缩,想尽办法解决。因为其优异表现,曾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士官”“集体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一排右二是杨立光)

  杨立光的这种担当作为,愿意为党奉献自我的精神也延伸至社会志愿服务中,他主动加入旅顺星火救援志愿服务组织,每逢寒暑假,便积极投入到救援队的工作中。疫情防控常态化保障、寻找走失小孩、星火警务助理巡防、治安夜巡、交通劝导宣传、反诈宣传、为贫困学子捐赠衣物、辽宁葫芦岛暴雨灾情捐赠物资等等,在许多未知的角落都有杨立光默默奉献的身影。

  望未来:坚守目标创成果

  谈及未来,杨立光表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初心,坚守当初设立“立光驰援”服务点的目标,“做好平常工作,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未来的工作中,他也希望在工作之余能与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师生多交流,共同探讨汽车领域的知识。在设备维护与团队建设上,杨立光也有着清晰蓝图,随着党支部支持购置的打气泵、应急电源等专业设备就位,他会一如既往做好日常养护,确保设备随时“待命”。对于团队,他希望吸纳更多热爱汽车、热心服务的师生加入,通过内部交流、培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让“立光驰援”的力量愈发强大。

  杨立光,这位从部队熔炉走出的共产党员,用行动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是校园里的暖心人,是困难时刻的逆行者,在平凡岗位上绽放非凡光彩。他的故事,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砥砺奋进。在行政党支部的支持下,未来,他将继续驰骋在校园“救援之路”上,用热血与汗水,浇灌出校园和谐之花,让“立光驰援”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校园名片。

标签:学校;校园;初心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