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江苏省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部门针对朱共山、刘哲宁两位省政协委员的提案进行答复办理,并给出相应的落实意见。
委员点题
供应链金融和绿色金融
对江苏意义重大
朱共山表示,只有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金融创新才能实现稳健发展。新能源行业正是这样的朝阳行业,未来将有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行业具备强大的可持续发展性。记者了解到,朱共山同时还是协鑫集团的掌门人,历经30年发展,协鑫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为主,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科技引领型综合能源龙头企业。以国鑫所为代表,协鑫集成将继续加强供应链金融项目。资料显示,协鑫集成旗下产融协同平台——国鑫所自上线以来,历时130天,交易额突破10亿元。国鑫所首先基于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背景,通过真实贸易关系对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进行拓展、延伸,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更简易高效。同时,它也将成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引入“互联网+”概念。
和朱共山一样,刘哲宁也将提案目标瞄准金融领域,提出要推进我省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刘哲宁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制度设施,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通过绿色金融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部门回应
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实际
落实委员真知灼见
对于朱共山和刘哲宁两位委员的提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地方金融监管局、生态环境厅等部门都给予了回复办理。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表示,立足江苏经济发展实际,认真落实国家以及江苏省的文件要求,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逐步盘活应收账款存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绿色金融生态体系打造方面,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回应称,2019年该局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共同印发《江苏省绿色债券贴息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四个文件,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绿色金融专项奖补政策。今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环保贷”工作的通知》。截至2019年末,全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1622.1亿元,同比增长26.2%,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1.4个百分点;辖内保险机构为全省近8000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保障88亿元。
省生态环境厅则透露,我省2020年的绿色金融奖补工作已基本完成,资金奖补总额比上年有大幅增长,即将正式拨付。此外,还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生态环保项目贷款难、贷款贵情况。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投放贷款总额108.66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9000万元。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表示,该行指导宜兴制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并于2018年5月上报国务院,目前已转人民银行办理。今年还将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江苏银行在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今年,江苏银行已与英国碳信托公司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
未来动向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推动金融创新
对于接下来落实委员提案的工作安排,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也透露了有关信息。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该行表示,继续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指导各银行机构主动对接核心企业,定制融资方案,完善操作流程,从机制、项目、平台、产品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扩大应收账款融资规模。健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管控机制,建立管理制度,根据业务特点优化操作流程,确保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江苏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作用,持续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信用体系。征信系统升级到二代后,推动环保评价信息录入方式的升级,将环保方面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息纳入二代征信系统。支持宜兴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在环保科技企业环保效益测算、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