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加入苏州自贸片区“朋友圈” “两市两区”跨江融合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2020-10-14 20:55:00  作者:宗和  
1
听新闻


视觉中国供图

江南时报讯 10月13日,南通市加入苏州自贸片区“朋友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联动创新区正式揭牌。南通与苏州、苏锡通园区与苏州自贸片区“两市两区”的跨江融合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联动创新区将推进融合发展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苏州片区作为江苏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区域,挂牌一年多以来,持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产业开放创新、协同联动创新。

苏锡通园区作为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有着跨江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因。此次增设为联动创新区,将进一步推进苏锡通园区与苏州自贸片区在人才、资本、产业、科技等领域的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

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兆玮介绍,截至目前,苏州已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建设了17个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各联动创新区参照苏州自贸片区改革创新任务和成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方向制定本区的建设方案和任务表,涵盖了与苏州自贸片区共同“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任务103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53项。

本次苏锡通园区获批建设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是苏州市首次将联动创新区延伸至苏州市域之外,也意味着全省自贸试验区改革延伸至南通,将进一步推进苏锡通园区与苏州自贸片区在人才、资本、产业、科技等领域的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

苏通合作进入“风口期”“快车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省委明确提出加快省内全域一体化,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发展,苏通合作进入“风口期”,驶上“快车道”。

今年以来,南通确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市上下掀起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热潮。今年4月,两市签订“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协议”,跨区域共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2020年是苏锡通园区一体化运作的开局之年。踏上苏锡通园区的土地,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苏锡通园区在发展理念、建设标准、产业档次、配套布局等方面都已达到了一流水平。”正如苏州市副市长杨知评所言,苏锡通园区作为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有着跨江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因。

今年以来,园区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了以3个百亿级项目为龙头、39个10亿元项目为支撑、95个亿元项目为基础的项目矩阵。目前,在手推进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在谈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功率半导体芯片项目、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

“园区将紧抓机遇,打造国家级‘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与苏南、上海协同合作,不断探索跨江融合、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努力打造一个国家级平台。力争三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制造业产值和服务业营收双破500亿’的整体目标。”苏锡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凯信心满满地表示,将以苏锡通园区联动创新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苏通两市的交流与合作,开启跨江融合发展新篇章。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如何打造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的全国标杆,成为苏通两地的谋划重点。南通尤其是苏锡通园区方面更加自觉增强“自贸区+”意识,主动融入与自贸片区建设相互呼应的大格局中;更大力度复制推广苏州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加紧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实际来分享自贸区红利、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探索,精准借力自贸片区对上政策争取通道;更加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

苏州方面把自贸片区改革创新的红利第一时间输送到苏锡通园区,让园区能够共享自贸片区的改革成果和溢出效应,可望带动长江两岸南北呼应,比翼齐飞。

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单晓鸣说,挂牌仅仅是融合发展、改革创新长征路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需要扎实推进。苏锡通园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探索,把复制推广创新成果作为首要任务,抢抓政策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实抓有效整合,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争取形成一批体现园区自身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市有关部门要加大行政审批赋权下放力度,做好跟踪指导服务,研究出台支持联动创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苏州自贸片区先进经验在园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优质的政策和制度“土壤”。

她表示,在苏州自贸片区的指导下,苏锡通联动创新区一定能够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跨江融合发展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宗和

标签:园区;苏州;发展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