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4年,高邮农商银行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践行普惠金融发展初心,切实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实体经济、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迈上了新台阶。截至202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9.63亿元,较年初增加18.61亿元,增幅8.82%;实体贷款余额189.95亿元,较年初增加10.52亿元,增幅5.86%。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支农支小。高邮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高邮“3+3”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创优金融服务,加大“富农易贷”“富民创业担保贷”惠民产品的推广,成功发放首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拓宽农民融资渠道,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围绕农业农村局提供的高邮市秸秆综合再利用企业清单,该行创新推出“秸秆产业贷”,逐户走访,对接需求,为6户秸秆加工企业提供73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不断丰富“三农”贷款抵押、增信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创新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累计投放1550万元。
二是聚焦发展大局,坚持服务实体。高邮农商银行全面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快速审批、及时投放,切实推动政策信息与金融资源的全面触达、直达共享。围绕高邮“511”产业,该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多维发力,推动“农商保”“邮福科创贷”“小微E贷”等特色产品增户、扩面、提质,截至2024年末,共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339户、金额35.48亿元;支持光伏、储能、智慧照明、特种电缆等11条产业链链上企业及个人信贷客户1882户、提供信贷资金68亿元。2024年累计召开15场政银企对接会,精准对接企业301家,新增投放4.58亿元。
三是聚焦共同富裕,坚持金融为民。以高邮“433”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高邮农商银行持续推动零售业务转型,加快布局场景金融,构建交通、消费、校园、医疗、政务等“多位一体”闭环式合作体系。深耕网格化营销,扎实推进普惠服务,推动金融供给与政务、商务、村务服务有机融合,打造高邮大虾特色支行,升级“四务融合”便民服务示范点,让农户“一次都不用跑”,真正做到“一机在手、一呼而应、一点就通”,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