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白塔立 护航通江海 长江江阴段入江口门助航灯塔建成投用
2024-12-20 18:5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12月20日,江阴船闸航标改造及系船设施增设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一座高达25.97米、通体雪白的航标灯塔在锡澄运河江阴段入江口门处建成投用,蓝天白云下、滔滔江水畔,这座景观型示位标迎风矗立在长江潮头,默默地为川流不息的过往船舶守望护航,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过往船舶的航行之路。

  迎潮而立 护航卫士展风姿

  位于锡澄运河入江口左岸,在新建航标的不远处,有一座由江苏省江阴船闸管理所于2015年建造的一座柱形发光航标,高度仅为8米。随着通航船舶流量和船舶吨位的逐年增长,加之周边环境的变迁,这座侧面标在水域宽广的长江航道中显得有些“渺小”,且容易被周围绿化遮挡,难以被过往船舶所识别,对通航安全构成了潜在影响。为消除安全隐患,省市交通港航部门在原航标附近重新建设一座更加醒目、功能更强大的现代化航标。

  新建成的这座高大明亮的航标灯塔显著提升了入江口门助航设施的性能,提高了航标的可视性和辨识度,塔高25.97米,视距可达8-10公里;灯塔顶部设置分体式灯房,并且配备一体化LED航标灯,夜间导航安心无忧,即使在夜间、雨雪、雾霾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护航指向,使往来船舶能够更精准、有效地识别锡澄运河的入口位置,进一步保障了航运安全。同时,新建航标紧密结合长江文化带建设和“水运江苏·美丽港航”建设的要求精心设计实施,参照世界最古老的灯塔苏格兰的贝尔灯塔经典的塔柱结构进行设计,并结合实际在柱型外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底宽上窄、逐级收腰,使得视感更加纤细自然,柱型标体整体采用白色、辅以黑色对腰线轮廓勾边,整体线型圆滑流畅,配色干净醒目,在周边工业风格建筑中脱颖而出;灯塔顶部设有观景平台,可一览江边风光。这座如白衣少年一般向潮而立的护航灯塔,为江阴长江锁江处增添了一道令人安心又青春亮丽的风景线,欢迎大家在江阴船闸开放日时结伴前往赏景打卡。

  应急避险系船设施守护平安

  该项目内容还包括在锡澄运河两岸范围内增设了28座千吨级系船设施。随着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的实施和锡澄运河全线三级航道整治建设,江阴船闸船舶过闸量近年来大幅增加,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来袭时,待闸船舶的安全停靠存在风险隐患。省市交通港航部门想船民之所想,急船民所急,在本项目中因地制宜增设了这些系船设施,就像为船舶在航道边布设了一个个安全可靠的微型“救生基地”,能够满足船舶避险靠泊的应急保障需求,为船民又增添了一份实笃笃的安全感。

  全省率先 过闸服务智慧跃升

  江阴船闸是无锡市唯一的长江口门的交通船闸。近年来,省市交通港航部门积极支撑服务“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水运江苏”建设,在发展实践中始终心系船民,不断推动江阴船闸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运行调度管理精细提升、智慧赋能提质增效、行业服务品牌培育深耕,努力打造安全护航、便民高效、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美丽船闸。

  今年,江阴船闸不仅升级建设了航标等水运服务设施,并且对智慧船闸进一步提档升级,特别是在全省沿江口门船闸中首个开展《潮汐影响下江阴船闸安全运行与调度优化研究项目》,课题成果于近日通过验收,项目研究成果为实行短时潮汐预测和通闸窗口预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撑,为过闸船舶智慧信息化识别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科技攻关,更加精准地提高了江阴船闸利用潮汐规律通闸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及时更新采集长江江阴段水文信息,为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提供助力。该研究成果在江阴船闸率先试点应用,后续将推广至全省其他沿江口门船闸,为“水运江苏”高质量发展蓄劲添力。

  江阴船闸是通江达海的长江要塞和航运枢纽,今年1-11月份,江阴船闸共安全放行船舶16.3万艘次,船舶总吨位约7564.1万吨,在沿江船闸中继续保持名列前茅,其中,通过集装箱船舶1180航次、同比增长111.47%,集装箱船舶吨位89.3万吨,同比增长129.39%,为地方产业升级转型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今年以来,江阴船闸与时俱进优化各项便民措施,服务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好评。11月20日,江阴船闸收到了皖鸿运1598号船主赠送的“心系船民办实事 热情服务保安全”锦旗,不久前,该船主驾驶的皖鸿运1598号船舶舵机故障,江阴船闸与长江海事局黄田港海事处等部门协同联动,开通绿色救援通道,快速放行、护送船舶过闸,妥善处置了该起船舶舵机故障险情。这是江阴船闸服务船民办实事的缩影,再多的奖杯也不如群众的口碑,以此为动力,交通港航部门和江阴船闸将继续毫不松劲务实为民奋勇向前,为“水运强市”“水运江苏”建设争作贡献!

标签:而立;船闸;江阴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