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以实施非公企业“四同八助”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坚持“小切口、易操作、减负担、重实效”导向,引导企业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力求通过一些小微举措建强企业文化、凝聚职工人心,提升管理水平、攻克技术难题,从而发挥党建微创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
一份报纸助聚人心
“在崇山峻岭的巍峨臂弯里安驻,那黄蜀葵药材种植加工之处,宛如神秘宝库……”身处苏中药业黄蜀葵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的田庆九看到自己的驻点感悟诗篇发表在集团报上,兴奋地喊着读给身边的同事听。
苏中药业集团党委秉持“办红报、有鸿报”理念,创新性地创办《苏中药业》企业报,以文化为媒,聚人心,筑基石。《苏中药业》报作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党建引领,让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自2003年9月创刊至今,每月编发一期,已累计出刊245期。为激发党员职工创作热情,通过设立“优秀稿件奖”,开展通讯员采风、撰稿心得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身处全国各地从事研发、销售、种植等各条线党员职工拿起笔,记录工作点滴,抒发内心情感,感受苏中魅力,讲好苏中故事。报刊内容立足传递正能量,涵盖政治学习、经营动态、活动集锦、成绩荣誉等多个方面,常设“党员风貌”“劳模风采”等专栏,生动的故事和榜样的力量,不仅展现苏中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点燃全体员工众志成城的奋斗激情。
多年的努力与坚持,让《苏中药业》报成为了苏中药业集团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集团党委被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确定为重点联系“两企三新”党组织,企业也荣获市级“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基地称号。
一件提案助强管理
年度组织跨部门联动培训300场次,20000余人次参培,新增二级培训导师91名……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员职工高燕的一个提案,掀起了一场关于优化企业培训机制的改革。
精锻科技党委以“党员职工提案”项目为突破口,巧妙地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党员提案、支部析案、部门领案、支部督案、民主评案的闭环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为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鼓励一线党员职工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提案形式反映企业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不仅汇聚了来自基层的智慧与力量,更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热情。由公司党委牵头,对收集的提案进行初审、分类登记,提交党委会进行研判。对通过审核的提案,由党员个人或先锋团队领案,牵头制定解决方案,供企业管理层决策参考。再由公司党委联合管理层对照解决方案,定期采取党委会研究、固定活动日督办等形式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每年底,公司党委邀请管理层、党员代表、一线职工根据提案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职工满意度等开展评价,表彰优秀提案和优秀办理人。项目实施以来,公司党委先后采纳办理提案108个,解决20多个管理难题,发放奖励资金10万余元。
一系列举措,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更让“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理念在精锻科技落地生根。公司党委也因此荣获江苏省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示范单位、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成为企业管理创新与党建工作的典范。
一张榜单助攻难关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把攀登党建高峰、科技高峰作为治企理念的双登集团,是储能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始终注重通过党建引领,致力技术前沿的探索与开拓。
面对传统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性能瓶颈,集团党委审时度势,创新“揭榜挂帅”工作机制,设立技术难题攻关榜单,通过公开张榜、能者揭榜、论功上榜的方式,推动固态电池技术难题的攻克破解。以公开透明方式激发党员职工、科研团队积极性与创造力,让真正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才脱颖而出。聚焦储能电池领域关键技术难题,设定清晰、具体的研发目标,确保揭榜的科研团队精准发力,高效推进。“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强调团队合作,集合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智慧,一起揭榜打榜,共克技术难关。
在“揭榜挂帅”机制激励下,党员蔡先玉以团队名义揭榜领题,凭借扎实的科研功底,成功制备出高性能钠离子储能电池,提升了我国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水平,实现高性能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减少对稀有金属材料的进口依赖,对推进我国储能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带领的团队也因此获公司嘉奖。
一个协议助兴人才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江苏利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实施“师徒结对育新人”项目,通过签订结对协议,落实“传帮带”责任,为企业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
项目之初,公司党支部便严格遴选党性过硬、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党员作为师傅,与新员工签订“带徒”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传承体系。这不仅让新员工在入职初期就能得到专业指导和精神引领,更为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日记周晒”培养机制,要求新员工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党员师傅则每周进行点评和指导。这一机制不仅帮助师傅实时掌握徒弟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还能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培养。为激发青年职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党支部定期组织竞赛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这不仅提升了青年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企业发展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项目实施以来,新员工首年离职率下降约90%,新员工管培生入选比例提升35%,为企业稳定了人才队伍,提升了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
“从一份报纸到一件提案,从一张榜单到一个协议,党建力量渗透细微,却非常精准地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无限活力。未来,我们将立足企业实际,继续从小处着手,引导非公企业用小举措撬动大发展,助力企业攻坚克难、扬帆远航。”姜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文跃表示。
(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