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厘米的成长轨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儿童健康守护记
2025-09-09 12:11: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姜悦  
1
听新闻

  案例背景:儿童健康管理的基层需求与签约服务的实践起点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儿童健康管理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领域。随着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关注度的提升,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肥胖等问题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瑰宝,在儿童健康调理方面具有“治未病”“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与家庭医生“连续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高度契合。

  苏州市相城区北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7岁儿童王某某的健康管理实践。患儿王某某,男,2017年5月出生,常住北河泾街道常楼社区,因“生长发育缓慢2年”于2024年5月签约家庭医生,选择“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其核心需求是通过专业干预改善身高增长迟缓(近2年身高增长<4cm/年)、食欲欠佳、大便干、磨牙等问题,家长对中医药调理的接受度高,期望获得长期、固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实践过程:以签约服务为纽带的全周期中医药健康管理

  (一)签约前:精准评估,奠定个性化服务基础

  签约前,家庭医生通过3次深度访谈,全面了解患儿家庭育儿习惯(如饮食结构、作息规律)、既往健康档案(幼时体质虚寒),结合外院检查结果(骨龄偏小1岁,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查、IGF-1检查等无异常),精准定位其“脾肾亏虚”的中医证型——区别于普通门诊的单次诊断,签约服务的“前置评估”为后续干预提供了精准依据。

  (二)签约中:定制服务包,明确中西医协同方案

  基于患儿需求,家庭医生为其定制“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服务内容涵盖:

  1.核心干预方案:中医辨证施治+西医生长监测。中药采用自拟“健脾平胃散”加减(每周调整处方),配合小儿推拿(每周1次专业操作+家长居家2次)、春季助长贴(每周1次,连续12次)、耳穴压豆(每周1次,每日居家按揉3次);同步监测身高、体重变化,每3个月评估骨龄进展。

  2.专属服务权益:享受免一般诊疗费3次、优先转诊、家庭健康讲座等签约福利,中医适宜技术(如小儿推拿、生长贴)按签约后优惠价提供,降低家庭经济负担。

  (三)签约后:动态管理,构建连续性服务闭环

  1.健康档案动态更新:建立“中医诊疗+西医体检+生活习惯”多维度档案,实时记录干预效果——如2024年6月随访发现“推拿后食欲改善”,及时减少中药理气药剂量;2024年7月纳入学校体检数据(视力正常),完善综合健康评估。

  2.灵活随访机制:签约时约定“每周1次随访”,结合家庭需求采用“电话+上门+周末门诊”混合模式,确保家长能及时反馈患儿情况(如“晚餐过饱后磨牙加重”等细节),为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3.家庭赋能指导: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家长掌握基础推拿手法和舌苔观察方法,实现“医院干预+家庭养护”无缝衔接,如指导家长根据患儿舌苔变化调整饮食(舌苔厚腻时减少肉类摄入)。

  实践成效:从个体健康到家庭辐射的价值延伸

  (一)患儿健康指标显著改善

  签约1年多来,患儿身高从2024年5月的114cm增长至2025年5月的121cm,身高百分位从P3提升至P6;伴随食欲改善、大便规律(从2-3日一行转为每日1次)、磨牙症状减轻,生长发育明显改善。

  (二)家庭对签约服务高度认可

  家长反馈:“家庭医生不仅让孩子长高了,还教会我们观察舌苔、调整饮食,这种‘授人以渔’的服务太贴心了。”为表达感谢,家长于2025年3月赠送“仁心仁术,医德高尚”锦旗,体现对签约服务的信任与肯定。

  (三)形成“签约1个、守护一家”的辐射效应

  签约服务带动家庭健康意识提升:家长主动参加社区“儿童中医药保健讲座”,并带二胎妹妹进行体质调理;家庭饮食结构从“重荤轻素”调整为“健脾食材为主”,父亲(肥胖)也主动咨询中医减重方案,实现“个体签约—家庭受益—社区推广”的良性循环。

  实践亮点

  (一)“中西医协同”破解儿童健康管理痛点

  突破传统门诊“单次诊疗”局限,通过签约服务实现“中医辨证+西医监测”深度融合——既发挥中医药“调理体质”的长效优势,又依托西医指标(身高曲线、骨龄)量化干预效果,为儿童生长迟缓提供“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二)“个性化服务包”提升签约吸引力

  针对儿童群体特点设计专属服务包,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与家庭需求结合(如周末推拿门诊、家长培训),让签约服务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文温度”。

  (三)“动态管理”构建高质量服务闭环

  以健康档案为载体,通过“评估—干预—随访—调整”的动态流程,实现“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服务的起点”,体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综合性”的核心价值。

  启示与展望

  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立足“以健康为中心”,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强化“个性化”,结合中医药特色设计细分服务包,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二是突出“连续性”,通过信息化工具优化随访管理,实现健康数据“实时更新、全程追溯”;三是拓展“家庭化”,将服务范围从签约个体延伸至家庭成员,构建“一人签约、全家健康”的服务模式,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姜悦

标签:服务;家庭医生;健康管理
责编:陈衍晖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