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血压一直偏低,以为是体虚,没想到是心梗!”7月15日,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成功识别并紧急转诊一名特殊患者——80岁的金老先生。他因“持续性低血压、乏力”就诊,最终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在此医生提醒,部分心梗症状极其隐蔽,仅表现为血压骤降,极易被误诊而错过黄金救治期!
金老先生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一天前突感头晕、畏寒、全身乏力。起初家人以为是降压药过量或老人体虚,未予重视。直至症状加重并出现轻微胸闷,才被紧急送医。而检查却结果令人心惊,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心电图明确提示为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心立即给予“心梗一包药”口服并建立静脉通路,并火速转至上级医院,经紧急介入手术放置心脏支架,金老先生最终转危为安,现已好转出院。
“这是典型的‘沉默型’心梗!”接诊医生殷超解释,普通心梗多伴随剧烈胸痛,但部分高龄、糖尿病患者或心衰人群,心梗发作时疼痛感不明显。由于心肌大面积缺血坏死,心脏泵血功能会急剧下降,直接导致血压‘断崖式’下跌。此时患者仅表现为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晕厥,极易被误诊为体位性低血压、贫血或低血糖。
临床数据显示,约10%-15%的不典型心梗患者以低血压为主要表现,此类患者常伴随冷汗、心悸、轻微气短等“不起眼”症状。若误服升压药或盲目进补,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殷超医生强调,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或近期出现不明原因低血压(收缩压较平时下降20mmHg以上),同时伴随乏力、胸闷、出冷汗等症状时,切勿掉以轻心。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平卧休息,并及时拨打120,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诊断。
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有时静默无声。对中老年人而言,不明原因的血压骤降伴随全身不适,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早一秒识别,早一秒治疗,才能真正守住生命防线。(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