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风正当时,敢创未来,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锚定市委赋予相城的“136”发展指引和“两做三当好”目标定位,坚持项目为王,用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抢抓保障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遇,围绕“2+4+X”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占据相城区作为创新前沿阵地的发展“棋眼”,为黄桥带来“百花齐放”的强劲前景。
2024年,黄桥踏上新征程,登上更高坐标系谋发展,实现了从昔日“老板镇”向全市“经济大镇”的精彩蝶变。
目标如星璀璨,在建设一线锐意进取,全力冲刺滚石上山的攻坚期
穿行在黄桥,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钢筋交错、塔吊林立,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擂响进度“战鼓”,黄桥街道今年共有18个新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60万平方米,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一期等3个载体竣工交付;苏州大学相城实验小学等4个公共配套交付使用。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一期已竣工投用,二期持续建设中,项目聚焦产业孵化、国际体验、新生活场景,立足打造区域的文化核心。
江苏迪飞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PCB研发制造的本土企业。今年通过“数据得地”实现了拿地增资扩产,总投资6.9亿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主体施工中。
苏州光斯奥光电科技项目目前已部分封顶,企业自主研发的FPD面板智能烘烤炉,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设备空白,技术水平也达到国际领先。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街道半导体产业强链补链、突破成势。
为腾挪产业空间,街道打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黄桥样板”,在已开发土地上“闪转腾挪”,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苏州首个通过综合验收的项目。
随着黄桥数字经济产业园、三角咀商务中心等产业载体陆续投用,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一期)建成开业,中欧智造产业园、苏州智造产业园、IMS产业园等载体建设热火朝天,黄桥悦邻广场、苏州复悦荟、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配套幸福“加码”,规划设计的整合更新正在重构黄桥城市功能定位,让黄桥一步步从“规划先行”到“成效初显”,在丰富黄桥产业生态的同时,撑起了经济发展的筋骨,一座高品质精致之城、低成本创业之城也正在相城冉冉升起。
实干如焰燎原,在创新路上敢为人先,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今年以来,街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工业设计等四个高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成果转化、算力安全等新兴产业,组建招商小分队赴外招商44次,截至目前,共计注册企业458家(含3家外资),总注册资本36.26亿元;2024年完成区级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约64亿元,其中10亿以上重大项目2个,落户率达100%;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75亿元,已开工11个;成功引进了国机基金、阿里跨境速卖通、深圳凯尔仕、红集航空、麦柯尔智能、格莱瑞等一批优质项目。
街道还充分发挥载体牵引作用,针对工业制造企业、数字经济企业、总部经济企业,均有已建成和建设中的载体,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三角咀商务中心集企业办公、科技孵化、研发中心与商业设施为一体,目前处于竣工投用状态,已入驻相亭生态、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苏州)青少年交流中心等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更高能级、更具活力的商务集聚区。
黄桥数字经济产业园于今年5月9日开园,招引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百度云AI+产业大脑、网易有道数字文创、抖音·火山引擎直播等链主企业入驻,上下游供应链伙伴超过百家,以“数字赋能”推动新型工业化。
在逐年扩模增量、做强做大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黄桥街道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今年已落户红隼航空等低空项目,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持续建设中,并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紧抓转型跨越的新赛道主赛道,在跨境电商方面,今年预计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5亿元,已完成10家跨境电商企业落户,组织多场跨境电商资源对接、政策宣讲活动,积极构建产业链工作推进体系,全力强主链、优老链、建新链、延短链,以链式发展持续放大特色产业集群效应。
服务如风拂面,在奋斗前沿蓬勃向上,积极把握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优化营商环境贵在“靠前一步”,为把服务链条拉长至最前端,街道加快开辟企业服务“高速通道”,聚焦企业开办、项目建设、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持续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按照“时间倒排、内容细化、问题清零”的工作模式,坚持审批跟着项目“跑”,服务围着项目“转”,安排专员全程、全链服务,今年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5个,“竣工即登记”1个,让黄桥营商环境品牌持续释放“强磁力”。
今年,街道助力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获评省五星级上云企业1家,入选省级智能制造车间1家、市级智能制造车间2家。通过“清单式”梳理重点企业服务,完成供地预审项目11个,预审供地面积约360亩;完成街道618家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采集工作;协调资源助力搬迁企业克服厂房及生产难题,帮助辖区内11家拆迁企业协调厂房3万多平方米,用实际行动拓宽企业发展的路径,掘深企业发展的“护城河”。
同时街道用“引育留用”激活人才“一池春水”,通过“以赛引才”、平台招引,扩大人才蓄水池,累计举办“人才会客厅”活动2次、政策宣讲会8场。全年申报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17人,获评省双创人才1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人;持续推进海外引才和项目招引工作,新建中日离岸创新中心1个。黄桥以拴心留人的城市环境与人才双向奔赴。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传递出黄桥强烈的发展信心,势猛质高的重点项目激发着黄桥不竭的经济活力。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由“蓝图”转变为“施工图”乃至“实景图”,黄桥项目建设“千帆竞发”,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桩基,支撑起黄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