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1月10日下午,“莼鲈之思”文心美食原乡主题分享活动在苏州上书洲书院举办,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诗人、画家车前子,作家出版社终审林金荣,上海作家沈嘉禄,法国国际美食家协会专家委员刘国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品质餐饮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寻味》栏目制片人陈恒俊,古琴师、作家杨岚等二十多位嘉宾汇聚东太湖畔,文化、艺术、餐饮、传媒跨界联袂,共赴“莼”美聚会。当晚六点,2024“莼鲈之思”乡愁文化主题宴发布。
从张翰的“莼鲈之思”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垂虹雅集到南社,文心雕“鲈”,恰好吴江。鲈乡之往,宛如中国乡愁的“原乡”;从寻味乡愁最经典的中国意象,达致追求原乡美好味道的总和。本次主题分享活动在莼鲈之思与乡愁文化或者乡愁主义的落脚点上寄寓未来更多的延展。莼鲈之思,中国人的乡愁滥觞。何以营建莼鲈之思与当代人共情的心灵安顿系统?从乡愁到乡潮到乡心,心若安处是吴江。让一座城市镌刻更多的乡愁印记,让吴江成为一座可以安放乡愁的城市。
活动在杨岚操缦《平沙落雁》的悠扬琴韵中拉开帷幕。丘挺说“我本身是广东客家人,客家人客居他乡。虽然我的味蕾是多元开放的,但只有到了苏州才强烈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江南,苏州的细微度和柔和度融合到每一个方位,不管是方言、美食等,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等方面所有呈现的状态。”
“如果说地球村是一种合,那么乡愁是在地球村童话背景中的一种分。”车前子表示,而他创作的莼鲈之思书画作品也在现场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画家郑正祖、篆刻家顾鹏飞等为本次活动创作的专题作品。
“在'莼鲈之思'这个话题上,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某些上海人眼里,任凭你将松江的四鳃鲈鱼看成是'莼鲈之思'的载体——当然在商业上至今还没获得成功,但是在文化层面上,吴江的这条神秘的、美丽的、不失野性的鲈鱼,代表了中国士大夫的归隐文化,代表了一份自律的、含蓄的家国情怀,更代表了一种深刻的乡愁。”沈嘉禄分享道。
乡愁何处?自从张翰莼鲈之思后,莼鲈原乡成为了历代士绅追寻身心自由,不邀虚名的代名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有乡愁吗?故乡之于他们又是什么呢?“我赞成在张翰的莼鲈之思原乡吴江建立乡愁博物馆,让太湖的涛声依旧抚慰所有游子和异乡人的乡愁,在此寻找到安放心灵的港湾。”民俗专家、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表示。
吴文化学者黄骋宇现场首先分享了吴江七都镇开弦弓村一位11岁小朋友写的关于家乡的诗歌,“家乡是一条鳑鲏鱼,当我要去抓它时,它呢,又游到了一个我看不见的地方,永远都找不到了”。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住历史记忆,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这是我们正在面对的课题。“今天的活动就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相信一道道能够唤起童年记忆并且蕴含着家乡文化的创意美食,可以慰藉我们那一份对于故土山水人文的眷恋之情。”黄骋宇动情地说。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