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绘就高质量发展好“枫”景
全力打造20余万居民安居梦、7000多家企业创业梦的幸福城区
2024-11-11 07: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百年前,一首《枫桥夜泊》让苏州枫桥蜚声海内外,成为人皆向往的江南水乡。千百年后的今天,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聚焦政务服务提升、生活环境提优、基层治理改革等,努力绘就高质量发展好“枫”景,成为了承载超20万居民安居梦、超7000家内外资企业创业梦的幸福城区。

  激活新质生产力,全心演绎企业发展新篇章

  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的光电芯片封装与测试实验室内,身着无尘服的工程师们正在对光电芯片“裸片”进行封装与测试。该研究院聚焦光芯片、光器件两大领域,已建成微纳光学、封装测试两大共性工艺公共服务平台,拥有1000平方米的“创新孵化基地”、超5000平方米的“中试服务基地”,以及超5000平方米的“产业制造基地”,可以为光子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的服务。

  “只有通过封装测试的芯片才能进入市场。初创企业自行摸索封装技术,不仅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将芯片送到研究院测试封装,企业不仅省去了数百万元的设备投入,时间还能压缩一两个月。”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侠说,靠着这一套完善的孵化体系,已有15家企业在这里“诞生”,实现融资近3亿元,累计估值超30亿元。

  作为苏州西部的工业重镇,枫桥街道的产业实力强劲。凭借区位优势和亲商理念,枫桥街道先后吸引了近7000家内外资企业入驻,产业布局门类齐全,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厚基础。

  近年来,枫桥街道积极融入商务创新功能片区“一盘棋”发展格局,全力推进辖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枫桥街道抓好营商服务,坚持“用户思维”,针对产业发展规律推出一揽子举措,擦亮“业泊枫桥”品牌,而院所企业也用创新创造、加码投资等实际行动回馈当地政府,促成了一个个“双向奔赴”的发展故事。

  探索富民新实践,精心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成色,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还要看民生幸福的“温度”。一路走来,这条准则,支撑着枫桥不断改革创新,成就了极具特色的富民经验。眼下,枫桥街道正探索新的富民实践,精心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枫桥街道,像这样功能丰富的就业服务站已建成6个,包括4个社区基础服务站和木桥公寓、金管家2个特色服务站。枫桥街道通过定期开展招聘会、培训讲座等活动,为居民送上就业指导、创业扶持、求职招聘、政策咨询等服务,精准对接居民就业需求与市场岗位供给,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公共服务是否均衡优质,影响着百姓幸福感、体验感。白马涧花园一区原本老旧的小区外立面及围墙焕然一新,充满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氛围。506平方米的海棠驿站里,老年活动室、残疾人之家、幸福阅览室、心理调解室、山水学堂、儿童游乐等功能场室一应俱全。

  今年以来,枫桥街道已将白马涧花园一区改造工程、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12个项目列为街道级民生实事项目,加速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更好满足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聚焦辖区边角地,倾心雕琢城市美丽新风景

  立冬时节,走进位于枫桥街道西部的白马涧龙池风景区,千姿百态的绿树开始发黄,阳光透过树梢间的缝隙洒落,在地面投射点点金光。沿着栈道漫步,一路不仅能欣赏层林浸染和流水潺潺的浪漫,还能与欢乐牧场里的小动物们不期而遇。好山好水好风光,引得不少居民来此,“慢下来”享受惬意的时光。

  然而,这座风景优美、生态怡人的城市“绿肺”,却是在一座废弃水库的基础上蜕变而来。景区的上游便是龙池,原是苏州地区乃至江苏省建库最早的水库,三山相拥,水质清澈,景色怡人。当地引入了景观设计团队,根据风景区内的山水走向,因地制宜划分出了四个自然风景区和两个大众休闲区,打造了苏州首个生态旅游项目。

  护住绿水青山,枫桥街道还针对观音山、高景山、北爪山等大大小小的10座山体,成立了联合执法队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交警、公安、森林消防、市政等部门加强联动,聚焦山边、水边、路边地带的市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保障环境干净整洁。

  除了保护生态美景,枫桥街道还精雕细琢城市的边角之地,打造“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今年以来,枫桥街道建设了总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的木之园、溪之谷两处口袋公园,为城市又添美丽风景。

  升级家门口服务,用心提升新老居民新幸福

  傍晚7时许,家住白马涧花园一区的张红阳拎着垃圾来到清洁屋,他惊喜地发现这座小屋有了变化:空鼓的地坪变成了坚固平整的石板,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区标识焕然一新,小屋内还装上了新的灭火球、电风扇等。而小屋的“变身”,离不开龙池社区“周听月谈”老党员议事会的推进。

  “像白马涧花园一期这样的动迁小区里,居民大大小小的诉求不少,‘周听月谈’这项议事机制办成了一批实事,社区矛盾化解率达到98%以上。”龙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沈华卫说,今年以来,白马涧花园一区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打造“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1510”党群服务圈……党建引领下,家门口服务的不断升级,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

  为了让“新市民”更有幸福感和归属感,枫桥街道今年整合了包括木桥公寓在内的17个集宿区,成立起全市首个分布式管理集宿区社区——木桥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下的集宿区社区“分布式”管理模式。“在党建引领下,社区、企业方(生活管理部)、民发富民合作社、新枫景志愿团队,几方力量联系合作更紧密了。大家各司其职、共建共治,更高效地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木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萍说,如今,越来越多资源汇聚集宿区,让“新市民”从“流入”到“融入”,在枫桥安心又安家。

高媛

标签:枫桥街道;苏州;幸福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