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采香泾村坚持“居民需求在哪里,党的服务就在哪里”的原则,通过加强组织体系、升级服务阵地、完善治理机制,打造椿树头睦邻会客厅、连“新”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点,形成了“1510”党群服务圈,让居民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享受幸福生活。
加强组织体系,融合善治力量
胥口镇采香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云根表示:“我们聚焦群众愿景,建立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并运用‘联建共建’机制,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幸福。”
持续擦亮“采香泾先锋”党建品牌,以完善组织体系为重点,推进自然村党组织建设,构建了“村党委+自然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群众”的治理体系。通过与人保吴中支公司、振远文旅公司、一箭河实验小学等单位结对共建,整合优质服务资源,开展了多项活动,收获了广泛好评。
同时,发挥“党支部+采香泾先锋+网格员”的作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日常管理、环境治理和惠民服务。今年以来,已收集问题建议100余条,召开党群议事会议1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20余起,帮扶特殊群体50余名,推动了多项民生项目落地。如金家村、文路头及建丰小区户外休闲椅增设,夕阳村及建丰小区村道维修,采香泾生态园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林家基等村沟渠堵塞修缮,金家村道路修补和泗巷上、建丰小区路灯修复等。
优化阵地功能,绘就幸福实景
65岁的缪阿姨在送完孙子孙女上学后,常到家附近的睦邻会客厅与老姐妹聊天。她称赞道:“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现在有了这个‘会客厅’,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测血压血糖、理发,既省钱又方便。”“太谢谢你们了,家里的菜刀用钝了,我们正愁没地方磨呢,村委会想得太周到了。”采香泾村村民对“家门口”的幸福单元赞不绝口。
采香泾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了“海棠红·幸福里”多功能服务阵地,包括睦邻书香、睦邻健身、睦邻茶话等功能区域,提供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专业服务。“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红色阅读”教育、蛋糕烘焙DIY等幸福场景齐聚于此,今年以来,累计服务超过380人次。
此外,采香泾村还打造了服务于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连“新”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充电器、雨伞等设施设备,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临时应急服务。同时,聚焦特困、空巢、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及高龄老人用餐需求,在日间照料中心开设了标准化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每周更新餐食种类,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营养丰富的就餐服务。
凝聚党群合力,完善治理机制
“把地挖得再深一点,红薯的长势会更好……”党员们挥舞着劳动工具,在抛荒田种下蔬菜瓜果种子。今年以来,胥口镇采香泾村积极探索支部共建“责任田”工作模式,由建丰、勤丰、解放、永丰四个支部的支部书记牵头,组织党员“合伙耕种”,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同时,发动党员干部、“五老”志愿者,成立“泾”美家园小分队,深入各村组开展村庄清洁整治行动,清理垃圾、核查垃圾分类情况,高标准打造蒋巷上综合管理示范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闲散荒地管理、垃圾分类、自然村车辆智能化管理等工作,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薛明艳 沈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