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骨质疏松不过是小问题,多补点钙就解决了。”“年纪大了,身高自然会缩水。”“我常喝骨头汤,骨质疏松肯定找不上我。”
这些关于骨质疏松的误解,你是否也曾深信不疑?这些观念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发现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了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63岁的张阿姨,因长达六年的腰背部疼痛,走进了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葛晶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张阿姨的疼痛并无固定位置,久坐后疼痛加剧,夜间休息后稍有缓解,且与季节、天气无关。经过一系列检查,张阿姨被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面对诊断结果,张阿姨满心疑惑:“我知道老年人要预防骨质疏松,也知道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折,有生命危险。所以我特意煲骨头汤来补钙,怎么还是得了骨质疏松呢?”
葛晶医生耐心解释:“很多人受‘以形补形’观念的影响,认为骨头汤富含钙质。但实际上,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并不高,且不易被人体吸收,反而含有大量脂肪。因此,补钙需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她建议张阿姨多吃海带、黄豆、鱼类、鸡蛋、乳酪、牛乳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葛医生进一步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发生骨折。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除了补钙,还需联合使用特殊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呢?
科学膳食是基础。保证每日膳食丰富多样、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鱼类等。同时,坚持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
充足日照同样重要。维生素D不仅来源于食物,还可以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建议每天选择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面部和双臂皮肤暴露在阳光下15至30分钟,以满足维生素D合成的需要。但需注意避免皮肤灼伤。
增加户外运动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快走、跳舞等有氧运动,不仅可以预防骨量减少,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关键。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加速骨质流失。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若出现腰背痛、身高变矮、驼背或轻微外力下发生骨折等情况,应及时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