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医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扎根基层,让中医药特色诊法更好地造福百姓。近日,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慕名对相城区澄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董氏奇穴”传承人吴海洲医生进行了走访,交流了对中医传承、社区医院与基层中医的看法与展望。
医师简介
(吴海洲)
董氏奇穴嫡传第四代门人、孟河学派第七代门人,相城区澄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作为新时代青年中医师的吴海洲,对伤寒论、董氏奇穴和舍岩针法都有深入研究,其中对董针技艺颇为熟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针灸、中药方剂,以及气功推拿治疗各种疾病。在内科、软伤、疼痛、中风脑血管患者的治疗上有独到经验。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六全天
(学生社会实践队访谈吴海洲医生)
董氏奇穴的由来与优势
吴海洲医生介绍到,董氏奇穴起源于东汉时期,于近代由董景昌先生整理、重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体系。“董氏奇穴”取穴部位少、针对性强,在诊断时会用到门内特有的“掌诊”配合以独到的辨证思想,更注重脏腑和“脉法、针灸自洽的针法体系”,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疗效极佳。
中医传承的门路与机遇
“‘中医’从来都是不求名、不求利的。如果一个学医者有一颗名利之心的话,他是做不好医生这个行业的。我见识过太多的这种中医乱象,所以很多时候更多的是痛心。”吴医生从侧面提示了当今中医发展的问题所在,给予了中心审视自身的窗口。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围绕“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持续完善健康促进措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倡导绿色文明生活风尚,着力打造健康文化,不断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3年获评的“苏州市健康促进医院”荣誉称号是对中心强有力的鼓舞。
“庙堂之下,不是中医该处的位置。”谈及对董氏奇穴与孟河医派内涵的传承方式与期许,吴医生认为,“中医往往是要立足于基层,服务好人民、服务好百姓。做一个真正的中医实践人!”真正的中医应从临床、从疗效中做出口碑——“一个医馆能蒸蒸日上,肯定代表其疗效有独到之处”。中心中医馆在开展传统服务基础上,以“不寐病,咳嗽病,项痹病,腰痛病”四个中医优势病种为主,打造澄阳中医馆特色专科。同时依托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出个性化中医签约服务包,提供中医体检、灸疗等更多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药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健康社区闻到更多“中药味”。近几年,中心在内的地方特色中医馆、外治法等各种形式民间中医的崛起,让吴医生倍感欣慰。如此的社会现象是非遗蕃秀、中医复兴的表现,吴医生强调这是“民族之幸”。
吴海洲医生寄语
最后,吴海洲医生作为新时代中医师对今后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扎根落地,恪守医德。扎根于基层,服务好百姓是基本要求,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大医精诚”境界靠齐是根本目标。
(学生社会实践队与吴海洲医生拍照留影)
“董氏奇穴”此类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离不开吴海洲医生这些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与奋斗。对待病人,相城区澄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将继续坚持做到不避亲疏,向孙思邈《大医精诚》中“大医”的境界靠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社区百姓带来健康与福祉,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为相城经开区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吴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