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代表着进入深秋,而此时,许多人都会出现干咳的症状,并且大多火气旺盛,这是为什么?平时除了多喝水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来缓解秋燥?10月20日下午,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吉庆社区联合新苏师范附属小学开展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课堂上,吉庆社区的老苏州们将自己的霜降养生之道传授给了同学们。
家住朱家园27号的高玲娣阿姨告诉同学们,每年霜降前后,她都会在家熬制古法秋梨膏。高阿姨说自家的这个秋梨膏配方还是她的婆婆家传下来的。主料有梨、杏仁、紫菀、款冬花、桔梗、象贝、炙麻黄、射干、鱼腥草、牛蒡子、白前、川贝母和饴糖。其中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菀、款冬花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川贝母润肺止咳。高阿姨介绍,梨要选秋梨或者鸭梨,杏仁则一定要选择苦杏仁,最好在清水里浸泡三天去除苦味再熬秋梨膏。高阿姨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梨的皮留着,因为梨皮具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的功效。把梨蓉倒入锅中,再把其他浸泡一夜的中药材都放入锅中,加水要没过锅中食材的水,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大火开始第一次熬煮,沸滚后转小火熬制一个小时以上,随后,放凉后将锅中熬煮的汁全部倒进纱布中,过滤出梨汁来。接下来第二次熬煮,放入饴糖,小火熬煮30分钟,注意煮的时候要不停地搅拌一下,因为熬煮的时间越长,秋梨膏越浓稠,若不搅拌很容易糊锅。等到勺子舀起来有拉丝的效果时,就说明秋梨膏熬好了。把秋梨膏放凉后,按照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秋梨膏就做好了。把秋梨膏放入干净的陶瓷罐或者密封玻璃罐内可以存放很久时间,喝的时候,1勺秋梨膏可以冲一杯水。
高阿姨将自己熬好的秋梨膏分给大家喝,很多同学原本对这乌黑黑透着浓浓中药味的秋梨膏很是抗拒,但是喝了一口后,入口甘甜,回味无穷,很多同学喝完一杯后,还想喝第二杯。高阿姨却“小气”地不再给他们泡第二杯了,她解释道:“秋梨膏虽然好喝,但也不宜多服用。特别是一些手脚发凉、脾胃虚寒、大便溏泄的人不宜服用,以免虚寒症状加重,更易腹泻。”
吉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