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一再记王凤英和她的老年旅游团
2025-10-22 17:0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光献  
1
听新闻

  三年前,笔者报道了江苏省青春老年大学王凤英老师用一颗关爱之心为老年人创造幸福旅游生活的事迹,被《江南时报》等七、八家新闻媒体刊发,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不少读者一直关心着这个老年旅游团,并向笔者询问有关情况。近几年来,王凤英老师一直把爱心倾注于她的老年团队,每年四至五次率团外出旅游,时间短则十多天,长则一个月左右。每次出游,她都做足功课,把游览景点与休闲娱乐恰当结合,精心挑选既符合老年人特点、又经济实惠的旅游景点和线路。随着团员年龄的增长,有的已经不适合外出旅游而逐步退出团队。虽然如此,王凤英老年旅游团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凝聚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旅游,为老年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提高了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美景美食伴旅程

  十多年来,王凤英带领老年旅游团到达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和十多个国家,先后游览了一百二十多个国内著名景区,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让团队老年人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景和无限风光。

  他们的足迹踏上黄山、庐山、泰山、华山、峨眉山、五台山、天山、昆仑山、武夷山、大别山、三青山、长白山、玉龙雪山等名山大川,游览过张家界、九寨沟、青海湖、云南石林、新疆胡杨林、内蒙古大草原、海南三亚湾、广东巽寮湾、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等著名景点。他们还游览过全国五十多个著名的古城、古镇,观赏那里的古城墙、古街道、古园林、古石桥、古建筑、古民居、古店铺、古名树,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让老人们走进人间天堂,开阔了视野,愉悦了身心;历史文化的熏陶,让老人们淘冶了情操,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每到一地,王老师除了用心查寻那里的著名景点以外,还十分关注那里的著名美食。有人说:“南方吃在广东,广东吃在潮汕"。2022年冬天,王老师带领团队到潮汕地区旅游,被潮汕地区以海鲜为主体的各种美食所吸引。除了自主就餐外,团队和各组共安排聚餐十多次,基本上把潮汕美食吃了个遍。有人说:“北方面食吃在山西,山西面食吃在大同"。今年夏天,团队到达大同市旅游,王老师踩点了大同市区几家有名的餐饮店,告诉各组前往品尝。她还定期组织全团会餐,安排大家享受大同市的特色面食。

  美景与美食,让老人们享受到无尽地幸福体验。一些老同志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们跟随王老师旅游,既看遍了中国,也吃遍了中国,这一生没有白活。"

  在旅游过程中,每个团员都拍下数不清的美景和美照,留下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和记忆。每次旅游结束,旅游团都要举行一次美景照评比活动,评出最佳美照和最佳拍照人。王老师的老公杨宇华精挑选出一些美照汇编成旅游影像集,印发给需要的团员,留作长久纪念。

  开阔眼界长知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是王凤英老师的旅游观。无论到哪里旅游,王老师在行程安排上有五个必须看:一是古城遗址必须看,熟悉了解当地的城市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二是各类博物馆必须看,学习地方历史文化和有关专业知识;三是革命纪念馆必须看,学习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四是名人故居必须看,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学习他们的高贵品德和奋斗精神;五是著名的文化古迹必须看,了解我国悠久历史,传承优秀文化传统。老年团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生活的文化内涵。

  广东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展现潮汕文化特色的历史古迹和景区。2022年冬天,团队在潮汕地区旅游期间,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韩文公祠、龙湖古寨、广济桥、广济门、谵浮院、开元寺、千佛塔寺、客家博物院、叶剑英纪念园、红场等历史文化景区,受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熏陶和革命传统教育。

  2023年夏天,老年团到甘肃和青海旅游期间,先后组织参观了甘肃省、天水市和青海省等地的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延革和优秀文化。他们还到伏羲庙、麦积山、敦煌莫高窟、阳关故址、塔尔寺、马蹄寺千佛洞等著名景点参观,学到不少历史知识和佛教文化。

  2024年1月,老年团在广东肇庆旅游期间,组织游览了著名的七星岩景区和羚羊峡古道、肇庆博物馆、端砚博物馆、肇庆古城墙等地。到达广州时,又组织大家参观了孙中山纪念堂和黄埔军校等场所,进一步增长了大家的知识面。

  山西太原有着超过2500年的建城史,自古便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这座城市的历史层层沉积,每处景观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2025年夏天,王老师带领大家到太原旅游,首 先参观了晋祠博物馆,这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有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三大国宝建筑。团队又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这里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浓缩,是了解山西及至华夏文明的起点,馆藏文物丰富,晋侯鸟尊、侯马盟书等皆是国之瑰宝。晋商博物院坐落于昔日的山西督军府旧址,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解续晋商精神与诚信仁义文化的窗口。参观以后,大家都被晋商的创业精神和诚信文化所感动。在太原,王老师还带领大家游览了世界上最早的巨型摩崖佛像一一蒙山大佛及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景区。接着,老年团又到古城大同市旅游,先后参观了大同市古城和博物馆,还游览了雁门关、悬空寺、云岗石窟、五台山佛教圣地等著名景区,又受到一次山西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薰陶。

  大家深有感触地说:“社会处处是课堂,文化之旅受益多。这样的旅游,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加强了文化修养,提高了文化素质。"

  跋山涉水练体能

  王凤英老年旅游团平均年龄72岁左右,年龄最大的84岁。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同志,怎么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团队。只要他们身体没有太大问题,能够跟上团队行动,王老师都尽力带着他们一起旅行。她根据每个成员的年龄和体能情况强弱搭配,合理编组,在旅游中结对帮扶,相互照顾。

  一些旅游景区在名山大川,需要爬山越岭,对老年人都是严峻考验。王凤英鼓励体力好的团员奋力攀登,磨练意志,锻炼体能;安排年大体弱的团员乘坐车辆或索道登山,减轻强度,量力而行。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022年夏天,团队驻扎在青海省西宁市二十多天,先后游览了周边的青海湖、茶卡盐湖、七彩丹霞、岗什卡雪山、五泉山以及天水市的麦积山、仙人崖、大谷沟和敦煌市的呜沙山、絲路古道等景区,团队经受了高原缺氧和艰难拔涉的考验。

  今年夏天,团队在游览五台山时,大家冒着炎热、不辞辛苦,先后登山参观了三、四座寺庙,经受了体力的考验。在雁门关游览时,王老师组织体力较好的团员开展登顶烽火台的比赛。大家争先恐后,奋力攀登,有五位老年团员第一时间登上最高山颠的烽火台,获得最佳体力奖。

  在旅途中,团友们基本上每天都步行万步以上,多时达到两万步左右。大家虽然感到十分疲劳,但是增加了饭量,促进了睡眠。老同志一致感到,出来旅游心情更舒畅了,体质更健壮了。一些有“三高"问题的团友,明显地感到有了一定好转。己经83岁高龄的贺祝华,是从南京某军工企业一把手岗位上退休的老干部,这些年来他和老伴一直跟随王凤英老年团旅游。他不怕苦累,老当益壮,象年轻人一样快步行走,爬山越岭总是冲在团队的最前面,被大家称为“老小伙子"。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某单位总工程师杨宇华,也已年近八十,前些年走路时步履蹒跚,迈不开步子,经过几年的旅行锻炼,走路姿态发生明显变化,步伐坚实有力,高血压也有了明显好转。团员们共同感受到,旅游让自己增强了体质,焕发了青春,活出了年轻态。

  欢声笑语乐无穷

  “我们老年人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悦身心,寻找欢乐,通过旅游提高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数",王凤英老师经常对团友这样说。旅途中,她想方设法为大家创造欢乐的氛围。在团队出发和归来的列车上,为了避免寂寞、丰富大家的旅途生活,王老师叫大家把列车座位调成面对面的坐式,组织一些同志进行掼蛋比赛。每到一个旅游地,团队都要因地制宜组织进行太极拳训练和乒乓球、羽毛球等项体育比赛。在时间较长的住宿点,王老师通知各组提前准备文艺节目,临行之前集中组织一次文艺汇演。团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会唱歌的拿出独唱、合唱节目,会舞蹈的登场展献舞姿,会乐器的展示演奏技能。在泰国的华侨庄园、在广东珠海和河源市的巴伐利亚庄园、在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在皖南的仙寓山下、在青海西宁市等地,旅游团都组织过文艺汇演。每次文艺演出,都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留下深刻记忆。住地群众不约而同地前往观看,对团队老年人的欢快生活十分羡慕。在一些景区演出时,还引来当地电视台前来采访和报道。

  2025年春节,老年团在广东湛江市温泉宾馆共同欢度除夕夜,酒店给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边品美酒,一边演节目,共同分享团队大家庭的温暖。团员魏国良和张秀琴正逢金婚纪念日,王老师吩咐团员李幼华等人为他们准备了金婚礼物,组织人员为他们献花,请老夫妻上台给大家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把除夕夜渲染得十分热闹。

  会餐结束后,团队又举行了一场烟火晚会。团队中三名退役军人共同出资购买的烟花爆竹摆滿一地。随着鞭炮的轰呜声和烟花的腾空而起,大家欢呼跳跃,兴奋不已。这个除夕,大家虽然没有与家人一起团聚,却度过了一个更加温馨和欢乐的夜晚。

  相互关爱结友情

  王凤英老年旅游团己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旅行历程,形成了一个成员相对固定和团结友爱的旅游团队。王老师经常向团员们宣传“友爱、互助、文明、争优"的团队精神。老年团在旅行中会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需要大家增强集体观念和互助意识。王老师要求整个团队在旅游过程中不叫一人孤单、不让一人掉队、不留一点遗憾。正如白居易所悟:“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旅途中的友谊之所以珍贵,恰因它在不确定的时空中,用心灵碰撞出的确定温暖,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时光。旅途中大家一起出行、一起住宿、一起聚餐、一起欢乐、一起观景、一起拍照留念,逐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年,王老师组织团队到泰国旅游,79岁的祁阿红教授反复申请要带着年已80岁并患有中风的老伴董淑珍一道前往。王老师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滿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她分工两个相对年轻、身体健壮的团员专门负责照顾他们。董淑珍行走不便,两人用轮椅推着她完成了旅游行程,解除了她以前没去过泰国旅游的遗憾,使老夫妻俩感动万分。

  2023年夏天,团队在七彩丹霞旅游时,80岁高龄的孙环甫教授在密集的人群中迷失了方向,急得团团转找不到队伍。王凤英老师命令团队停止前进,在原地等待,派出组长阿秀带领一位团员四处寻找,终于带领老孙安全归队。从那以后,无论团队走到哪里,阿秀都紧紧地守护在老孙身边,再也不让他单独行动。

  2024年冬天,团队乘高铁到达广东惠州火车站。由于王老师忙忙碌碌地招呼团队,不小心把自己的行李箱丢在了车站广场。到达巽寮湾景区住宿时,王老师才发现自己的行礼箱不见了。这时团员魏国良二话不说,立即借用朋友的轿车赶往一百公里外的惠州火车站,在车站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顺利找回行礼箱。

  在旅行过程中,有的团员生病是常有的事情,这时更能体现出团友的关爱之心。在西宁市休闲期间,团员田喆患上重感冒,持续高烧不退。团友吴温泉和蔡景得知后,上街买来药品和一只老母鸡,用心熬制鸡汤,端到他的床前,让老田十分感动。大家说:“王老师带领的老年旅游团是一个充滿着爱心的大家庭,这个团队温暖如春,参加旅游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标签:老年旅游团;团队
责编:管云林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