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打开崇贤社区的小区住户文件夹,彩色的居民信息数据库格外引人注目,红、橙、黄、绿、白、篮、紫七种颜色的背景色代表着不同群体的住户,记载着所对应的社区治理事项。社区运行“七彩户卡”小区管理模式,明晰人员分类、动态掌握信息、因户精准施策,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蹚出了一条小区精细化治理的彩虹之路。
崇贤社区地处溧水开发区乌山集镇北侧、二干河以南。辖区面积为12.84平方公里,共划分11个管理网格,户籍人口6367人,常住人口8236人。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在册党员210名。社区现有6个安置小区、2个自然村、一个安置村,辖区内有大小企业96家,九小场所85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社区党总支书记章浩介绍,社区在对小区居民进行地毯式摸排后,将居民按照不同需求和特征分类,“彩色户卡”管理模式,有利于精细化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实现辖区住户大起底、重点人员精管控,形成“分类管理、动态更新、组团服务”的人员管理新举措,更好地从细节入手提升为民服务。
党建引领,先锋力量的彰显。红色户卡代表党员、村队长,村民代表、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等群体。社区通过红色户卡,强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社区组织定期的党员大会、村队长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社区发展大计,收集居民意见,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此外,红色户卡持有者也作为社区政策的积极宣传者和带头执行者,帮助推广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依托红色力量,社区今年顺利完成了小区加装充电棚、拆除不合规防盗窗、建设公共晾晒区等工作。
团结能人,共治共享的实践。橙色户卡代表社区能人、热心居民和志愿者。崇贤社区通过橙色户卡,将这些积极分子纳入“社区能人计划”先锋队伍,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热情。社区定期举办培训和工作坊,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参与社区项目的机会。橙色力量在社区文化活动、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小区安全隐患全面摸排、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等工作,对小区建设给出建议,共同打造和谐社区,实现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温暖关怀,特殊群体的守护。黄色户卡代表残疾人、低保五保、特困户、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绿色代表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社区将这些人群作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点对象,社区网格员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生活援助、健康咨询、心理慰藉等服务。根据社区工作计划,网格员每周至少走访独居老人2次,在高温、大雪等恶劣天气特殊时期,做到每日一走访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为完善服务阵地,社区建设了3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残疾人之家,打造了1处社区老年人大食堂,社区定期针对这类群体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和文艺演出。社区大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国防教育活动,在建军节和春节等重要节日探访慰问抗战老兵,营造浓厚的“拥军优属”社区氛围。
动态监控,社会治安的基石。蓝色户卡代表的是流动人口和外来租户。社区辖区有京东、西门子、蜂巢能有、长安等大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约2000人。外来租户流动性大,人员复杂,不稳定因素大,社区坚持源头治理,对辖区二房东进行全面摸排,实施房屋中介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所有出租房屋的房东必须在社区进行登记,确保租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更新。蓝色户卡上详细记录了租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租赁期限等,便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联系。社区利用“吹哨报道”机制,会同派出所、管局中队、消委办、物业等部门与辖区房屋中介召开出租房安全管理进行专项会议,对出租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社区联合派出所多次上门对出租房进行了排查和整治,对出租房内的私拉电线、私装电表、等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对环境脏乱、克扣迟退押金等问题也进行了劝导和协调。
融入服务,安置居民的关怀。白色户卡代表空置户;紫色户卡代表其他社区户籍的安置居民。目前辖区拆迁安置户共有4823户,非本社区户籍安置户1910户,在非本社区居民安置户的管理上,社区加强同周边社区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为安置户提供便捷化和人性化的服务,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此外,为防止空置房屋成为社区管理的死角,社区也对空置房进行定期走访,动态调整。
“七彩户卡”小区管理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崇贤社区治理的面貌,绘制出小区精细化治理的新蓝图,增强了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社区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在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芮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