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军|白山黑水战敌寇 林海雪原逞英豪——回顾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抗战历史
2025-09-10 16:2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庄小军  
1
听新闻

  最近参加《南京,不会忘记的抗日战争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感到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前来赴会的来宾都是省市各界的专家学者,大家众贤毕至,各抒高见,气氛热烈,群情踊跃,使得这场座谈讨论精彩纷呈。我注意到今年中国的九三大阅兵,专门邀请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来出席,金正恩是外国嘉宾中唯一的中国抗战遗属,他爷爷就是当年在东北抗联中担任师长的金日成将军,为东北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谈谈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华民族抗日先遣队的重要方面军,是中国人民反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它在中华民族面对危亡的关键时刻,奋起自卫,拼死抗争,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饶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的历史,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这段话为中国抗日战争确定了总基调,进一步明确了抗日战争的时间节点、历史进程和宣传研究方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侵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亦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和起点。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致使东北大片国土很快沦为日寇占领区。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行径。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并迅速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揭露国民党政府卖国不抵抗的方针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求党组织和游击队迅速行动开展抵抗运动。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布各地创建反日游击队和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这场东北人民奋起抗战的英勇斗争,主要是由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和组织的。

  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日浪潮的影响下,东北一些具有爱国并有民族气节的官兵和民众纷纷举起抗日义旗,他们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揭竿而起,聚啸山林,从四面八方杀向抗日疆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加入义勇军的不仅有东北军官兵、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还有各地绿林队伍、地方官吏和土豪士绅的“红枪会”“大刀会”等,此时东北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盛极一时,队伍发展之迅猛,参加阶层之广泛,在东北历史上前所未有,至1932年夏季已发展到30余万人。

  中共满洲省委在领导和协助义勇军斗争的同时,就注重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初开始,中共满洲省委就陆续派省委军委书记杨靖宇、赵尚志,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等进行创建抗日武装的工作。从1933年至1935年,反日游击队相继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共6个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红军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中共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着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至1937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组建完毕,由原来的6个军扩编到11个军共3万余人,这标志着东北抗日战争迎来了新高潮。

  1937年七七事变时,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已建立了北满、南满、吉东等三大游击区,在东三省广阔的原野上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直接威胁着日伪的统治,牵制了日伪军近40万的主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这引起了日本侵略军的恐慌,不断往东北地区增兵,到1938年,日本关东军由20万猛增到40万,日军在东北的兵力已达8个师团,并有伪军和警察大队数万人。日伪当局以强大的兵力对抗联部队进行连续不断地“讨伐”,同时极力强化它在城乡的法西斯统治,实行保甲制、连坐法和“三光政策”,造成了抗联各部队极其严峻的艰难局面,东北抗联在各次“讨伐”中遭受损失减员很大。

  1939年10月至1941年底,东北抗日联军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困难时期,遭受了空前的挫折和严重的损失。杨靖宇领导的第1路军各部指战员们,在冰天雪地、缺衣少穿的严酷条件下靠吃树皮、嚼草根,与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人频繁作战,坚持斗争,在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中与强敌周旋。杨靖宇最后被日伪军所包围,连续战斗五天五夜粒米未进,仅以枯草、树皮、棉絮充饥,拼死抵抗直至壮烈牺牲。抗日名将赵尚志、赵一曼等亦相继英勇就义。鉴于对敌斗争形势的恶化,魏拯民等领导人召开干部会议,决定部队化整为零进行分散游击,伺机歼敌。第2路军、第3路军等部队同样遭到严重挫折,经与苏联代表会商决定,正式确定苏联远东军援助东北抗日联军的方式,东北抗联剩余部队大部转入苏联境内进行休整,少数队伍继续进行游击战与日伪军周旋。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在苏联组成东北抗联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一边学习方针政策整顿训练、一边侦察敌情进行游击斗争,对抗联部队配合苏军进入东北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并派出远东军进入东北战场。在苏联整训的东北教导旅和东北各地坚持游击战争的部队,积极配合苏军在东北各地与日伪军作战,并利用与苏军配合作战的有利条件,迅速占领了哈尔滨、长春、沈阳、吉林等大城市和许多县镇。并在苏军配合下广泛发动群众,迅速扩建部队,摧毁敌伪势力,维护社会秩序,接应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挺进东北,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随后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任命周保中为副总司令。至此,东北抗日联军胜利完成历史使命。

  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党和人民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1948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中指出:“前东北地下党组织之党员与抗联干部同志们,在党中央领导与抗日救国的总的政策之下,曾在极艰难复杂环境中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洲国进行了长期的残酷的英勇斗争,曾得到东北人民的爱戴。‘八一五’东北光复初期,又协同苏联红军及八路军、新四军,最后击败日寇,解放了东北。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的一部分。” 东北抗日联军以不足4万人的部队牵制了近40万的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东北抗联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表明了它不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史,东北抗日联军奋勇顽强的抗日精神和英雄业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的一部鲜血写就的悲壮历史。

标签:抗日联军;联军;抗联
责编:江南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