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祎|让座
2024-11-13 12:0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永祎  
1
听新闻

  我母亲今年85岁,腿脚不是很好,特别是出去看病很不放便,打车最好,但每次都打,老人家又有点舍不得,只要时间允许,都要等公交车。上车以后,许多热心人都主动让座,我们非常感激。有次恰逢上班时间,公交车里人比较多,她被挤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我拼命用手托住她,车子开开停停,不停地晃动,因为她膝关节不好,支撑力有限,时间站长了,就有点吃不消,关键是疼得厉害,看着她已经在咬牙坚持了,估计已经到比较难受的程度。这时,我只好躬身与边上坐着的姑娘轻声商量一下,老人家腿脚不好,看看能不能给让她让个座,没想到,她非但没让,还很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你们这些人也真是的,我前面已经站了很长时间,刚刚才坐下来歇一会,你就叫我让座。不让吧,也不好;让吧,叫我怎么让?像你们这些年纪大的人,上班时间尽量在家待着,不要在这个时候出来跟我们抢座位。见她这样说,我赶忙摆手说,不用了,谢谢谢谢!她说的话倒也不假,现在确实是上班一族的高峰阶段,但生病这种事情,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要看病就得上医院,我们也不愿这时出来与你们抢占时间和空间。我虽是这样想的,但没这样说。既然人家不肯让,也无可奈何,我们也不能怪人家,毕竟他们也很辛苦。我愧疚地看了母亲一眼,母亲马上对我说,不要紧的,再坚持一会儿不就到了吗。我只好用腿支撑着,让她能够稍微靠一靠,这样可以减轻一点膝关节的压力。没想到,这时有个小伙子拍了拍我的后背,意思是让我母亲去他那儿坐,真是雪中送炭,我们感激万分!这时车里已经挤满了人,虽然只隔两三个人的距离,但母亲要挤过去,还是比较困难的,好在大家看到这种情景后,都尽量屏住呼吸,吸着身子给她让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移了过去,待到她坐定后,我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对于我来说,给老弱病残幼让座,天经地义,责无旁贷。通过这件事以后,似乎对这一点,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也格外能够理解那种需要帮助的迫切心情。每当别人父母上车时,我就想到自己的父母,你的父母是父母,人家的父母也是父母,人家给你你父母让座,你凭什么不给人家父母让座呢?只是那天和几位朋友打了半天乒乓球,运动有点过量,全身累坏了,看到公交车上正好有个空座,马上就摊倒在了上面,希望利用这段路程,好好地休息一会。随着一阵嘈杂声响起,知道已经进入闹市区了。我睁开惺忪睡眼,看到站台上又上了一批乘客,因为人很多,没有注意到其中还有位年纪较大的老奶奶,待发现后,她已经走到车后面去了,我以为她到后面有座,就是没有座也会有人让座,但回头一看,她还站在那里呢,周边坐着的人都在看手机,也许是真的没看见,或者是装着没看见,反正没人给她让座。我赶忙站了起来,招呼她过来。老奶奶说,谢谢啦,还是你坐吧,我马上就到站了。站在她旁边可能是家人,劝她说,还有几站呢,你就过去坐吧。让她坐下后,我就挤到了门口空间比较大的地方站着。大概坐了三站,老奶奶要准备下车了,她站起来到处寻寻觅觅,旁边的小伙子已经严阵以待,只要她一离开座位,马上就可以替补入坐。看到他这种迫不及待的样子,老奶奶又慢呑吞地坐了回去,只是还不停地回头张望,开始我以为她在找自己的家人,事实上她是在我,一旦发现后,赶忙喊我过去,我以为老人家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刚走过去,她就一把拉我坐下,还跟旁边的小伙子说,对不起呀,这是人家让给我的,我还得还给人家,而且人家年龄也比你大多,请你要多担待点了。小伙子表情尴尬地笑了笑,说了一句“坐车还带这样的?”

  没想到,老奶奶刚下车,又上来了一个拄着拐棍的老爷爷,我赶忙又站起来招呼老爷爷过来,这时那位小伙子就有点不乐意了,可能上一件事在他的心里还没有过去,心里还窝着呢,现在又来一件,还要让他动来动去,他肯定不乐意。他嫌我事多,甚至还认为我在作秀,老爷爷离我们这儿相差好几排呢,近处有人给他让个座不就完了吗?干嘛非要老人家跋山涉水地走过来呢?现在我们站的地方都没有,脚根本就没地方插,你让他过来,他麻烦,我们也麻烦,牵一发而动全身。当老大爷往我这边靠过来的时候,其实也没有这位小伙子想的那么复杂,大家都还是帮着撑着让他慢慢地坐了过来,老人家对我连说了几个谢谢,让我觉得受用不起。但你还不要说,还亏得及时给他让座,要不然拄着拐棍站在车里还真的麻烦了。车子开到半路上,遇到有人横穿马路,驾驶员突然急刹车,全车人都打个咧趣,我一把没抓住差点跌倒,好在旁边人邦挡了我一下。如果换着是老爷爷,不要说跌倒,就是被碰一下、撞一下,或自己扭了一下,可能也都够呛。

  让座的故事天天会有,不让座的情形也会时有发生。面对坚决不肯让座的,常常也会有人拔刀相助、挺身而出。当时,有个小伙子就对坐在位上无动于衷的人说,跟你商量了几次,你难道就不能给人家孕妇让个座吗?太没有眼头见识了。那位坐着的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马上就反唇相讥,让不让座是我自己的事,关你什么事呀?她是你老婆吗,你这么热心?小伙子说虽不是我老婆,但给孕妇让座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对方马上回击,你还配跟我谈道德,你这命令的口气就很不道德!他们一言我一语地唇枪舌战了起来,眼看就要干起来了,大家赶忙上前拉开,尽管最终还是让了座,但对小伙子的出言不逊,还是让对方耿耿于怀,悻悻然地站在一旁。

  无独有偶,还有次看到一位中年人没有给站在旁边的老大娘让座,年轻人就主动上前说,这位同志能不能给老大娘让个座呀,你看她这么大年纪站在边上,你能坐得住吗?坐着的人好像没听到,没有一点反应,这个小伙子马上又跟了一句,真是一点素质都没有。也许这句话听起来格外刺耳,竟一字不漏地送进了中年人的耳膜。这位中年人马上火冒三丈,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要给老大娘让座吗?那我告诉你,我也是老人,今年已经65了,而且心脏还不太好,说着就把老人卡抖落了出来,上面显示的出生年月还真的是65岁,但从他那青春年少、气宇轩昂的样子,完全不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老大娘赶忙说,还是你坐吧,我今年才60,你比我年纪大。事实上,老大娘看上去比“中年人”大多了,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腰还佝偻着,全身遍布风霜雨雪,如果说没有80岁的话,至少也要有70岁吧。

  那天在公交车前排上坐着的一位年轻人,看到有老人拉着拖车上来以后,他赶忙说“老人家,这给您坐”。这种主动让座的行为无疑获得了老人的拱手感谢,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许目光,但他究竟是主动给老人让座,还是自己想另找新座,对于这一点我最有发言权,因为当时我一直站在这位年轻人的座位旁,与他同坐的是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小孩生好像生病了,不停地咳嗽,年轻人三番五次地用嫌弃的眼光看着孩子,还对那位母亲说怎么不让孩子戴个口罩,说着还不停地把身子往外挪,估计是想通过距离来进行阻隔,如此尤显不够,其实他早就想另辟蹊径,只是往后瞄了多次,没有发现空座而已。直到停靠站点,看到有人下车了,他立马就想溜之大吉,恰好卡在了这个时点上,老人上车了,他便来了个顺水人情,给老人让了座。因害怕传染,想换个座位,这也无可指责,但要用让座的形式来掩盖自己真实的心理,这就是你的错了。人们更多地看到他为别人的一面,没想到为了自己才是原生动力,对此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但在心里还是要泾渭分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模棱两可、是非不分。可能有人会说,让老人坐在前面更便于上下,客观效果还是不错,即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即便是对这一点,我的内心还是存疑的。你怕,难道老人就不怕吗?只是他对此没有斤斤计较而已。

  带着小外孙坐车到公园去玩,我们在公交起点站上的车,空座很多,我俩同坐一排,他坐在里面,我坐在外面,我用手箍着他,以此来护佑他的安全。开出几站后,看到一对老夫妇搀扶着上了车,我赶忙让出座位,请老奶奶坐下,并叫小外孙自己坐好。本以为还会有人给老爷爷让座,但没想到居然一时没有。小外孙看着老爷爷还是站着,就主动地说“老爷爷,我让您坐”,说着就站起来往外挤。这时车子已经在行驶的途中,孩子难以掌握自己的平衡,我赶忙过去扶住他,老奶奶也用手护着他。这位老爷爷听到孩子细嫩声音的邀请后,非常感动,不停地说“谢谢小朋友,还是你坐吧”。小外孙坚持着走了出来,要拉老爷爷进去,因为车子刹车,他脸碰到前面的座位上,估计应该很疼,但他像没事似的,还是要给老爷爷让座,这时前面有人站起来给老爷爷让了座,我赶忙对小外孙说“老爷爷有座了,还是你进去坐吧”。不久老夫妇到站了,老爷爷还不忘回过头来摸了摸小家伙的头,说了声“谢谢你呀,小帅哥!”老奶奶也拉着他的小手说“小朋友,再见啦”;小外孙赶快说“爷爷奶奶再见”,说完开心地把自己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对四岁半孩子的文明举动,我虽感意外,但更感温暖于心!

标签:老爷爷;小伙子;老人家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