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苏北航务处运行调度指挥中心了解到,日前,京杭运河苏北段运河10个航运梯级船舶单日通过量达779.08万吨,创造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京杭运河苏北段运河航闸运行形势发生新变化,10个航运梯级28座船闸运行均呈饱合态势,2021年1-4月,船舶通过量达70228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4月以来船舶单日通过量持续保持在700万吨以上。
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向的水上运输大动脉,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苏北段运河是京杭运河中通航条件最好、航闸设施最完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航段。
“苏北段运河船舶重载率正发生变化,与2020年相比,上行重载率减少29.3%,下行重载率增长了12.9%。”苏北航务处负责人介绍。由于去年12月20日零时起,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作业全部停止,苏北运河长江入口的黄砂运量呈断崖式下跌,同比下降80.8%,货源进一步向内陆延伸,特别是矿建、煤炭等,由北向南输出到长江沿线的比重增加,仅煤炭运量上升23.8%。“一增一减”,是航运转型提升和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最现实表现。
集装箱航运适合于远距离、货量大的重货,作为多式联运标准化的载体模式之一,在成本与安全性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内循环+双循环”战略的促进下,苏北运河集装箱运量呈强劲增长态势,2021年1-4月,苏北运河集装箱运量10.9万TEU,同比增长41.7%。
随着内陆地域融入“双循环”参与度的不断增强,2021年以来,苏北运河淮安段向北梯级船舶通过量大幅增长,徐州境内的刘山、解台船闸同比增幅达40%,各个梯级航运呈均衡化。2021年1-4月,苏北运河货运量9651万吨,同比增长5.9%;货物周转量203.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4%。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苏北航务处立足“航运转型提升”新要求,所辖的苏北运河404公里航道10个梯级28座船闸,运用“智能调度系统”,智能排档,提高闸室利用率,提高通过能力;运用大数据决策,提升航段通过能力,减少耗能降物流成本提运输效能。据悉,2021年1-4月,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11.5万次,放行船队2.2万个,放行货轮26.6万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通讯员 宋海燕 畅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