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技大学的“塑造未来”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AI驱动的注塑制造执行系统(MES)平台正式对外发布。该平台凭借“首件成型参数智能推荐”“多品牌注塑机互联”“低代码自定义扩展”三大核心功能,为注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有望填补国内智能注塑领域的技术空白。
技术创新:AI技术引领注塑行业升级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注塑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塑造未来”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和多年研发,成功攻克了注塑行业中的多项技术难题。 首先,该团队利用AI技术实现了首件成型参数的智能推荐。在传统注塑生产中,首件成型参数的设置往往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塑造未来”团队的平台通过积累大量数据和智能算法优化,能够快速、准确地推荐出最佳成型参数,大大缩短了产品切换的调剂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针对注塑行业设备品牌众多、互不兼容的问题,该团队研发了智能适配器,实现了多品牌注塑机的双向互联。通过这一技术,不同品牌、型号的注塑机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突破了设备之间的技术壁垒。此外,该平台还支持低代码自定义扩展功能。传统MES系统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个性化功能的需求。而“塑造未来”团队的平台采用低代码开发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快速构建出符合自身需求的MES应用,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周期。目前,该项目团队已获得多项核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商业应用: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塑造未来”项目已在多家中小企业实现了深度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依托苏州科技大学的专业学科资源,团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推动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在商业应用方面,该平台已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涵盖了汽车、家电、医疗健康等领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解决方案。例如,昆山瑞盛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使用该平台后,首件成型参数设置时间缩短了50%,良品率提升了50%,总体效率提升了41%。这些数据的提升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平台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云租赁模式,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订阅套餐,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和软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门槛。
未来展望:走向全球市场
未来,“塑造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走向规模化量产。项目负责人朱伟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智能注塑技术成为全球注塑行业的‘标准配置’。” 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塑造未来”团队正以创新之力助力注塑行业的转型升级,以普惠之心赋能千行百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中国原创技术将在全球注塑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机融合时代的智能制造写下生动注脚。(李自强 高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