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为针,织就轨道上的“金丝带”
“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篇幅虽然短小,但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力量。创作时既要注重其思想性,有时代特色,又要注重其艺术性,有文学味道。”来自湖南常德的文会鹏说。“开超级环线,下先手棋,匠心布局长三角;通锦绣前程,织金丝带,高铁画圆第一条”是他为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创作的综合联,获得本次活动特别奖。
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文会鹏自小就对文史哲颇感兴趣,对诗词楹联均有涉猎。文会鹏告诉江南时报记者,2014年,他刚加入中国楹联学会不久,《党建》杂志社与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征稿活动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首次参加全国楹联征稿活动就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件事树立了文会鹏对楹联创作的信心,此后他的作品连续三年入选央视百副优秀春联,至今已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近200次。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同样,楹联也应该关注时代、关注人民,向‘联史’的方向努力。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到楹联中去,即‘比喻是好联的标识’。”在文会鹏看来,众多名联、佳联中都能看到比喻的身影,楹联需要比喻的出手相助,比喻也在楹联中找到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近几年,我来上海、江苏比较频繁,对长三角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深感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这里的人民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非凡智慧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通长三角‘超级环线’更是全新创举。”文会鹏是一名象棋和围棋爱好者,他向记者分享了综合联的创作思路:下棋时先手极其重要,是获取和保持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关键。要获取先手,还应当以布局为起点,在布局时就要匠心独运、不落俗套。开通长三角“超级环线”就是典型的下先手棋,得益于决策者、建设者们的非凡匠心和高明布局。另外,长三角“超级环线”从起点站出发,横跨沪苏皖浙,最后又回到起点站,像一条金色丝带铺展开来,仿佛在长三角大地上画了一个神奇、美丽的圆,使人通向锦绣前程,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文会鹏认为,长三角“超级环线”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表现的地方很多,但最紧要的是充分展示其地域地位和行业地位、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社会价值和创新价值。构思综合联关键是要对其进行定位,做到站位高、定位准,在语言表达上,不能使用抽象化的公文语言,必须使用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由此,他想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通过个人感受和浏览相关资料,联想到“先手棋”“金丝带”这两个意象后,以此作为综合联谋篇布局的起点,后面的句式结构及词语组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文会鹏表示,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正式开通,进一步让“长三角”从抽象走向具象,从概念走向实体,从擘画走向现实,从向往走向日常,对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推动全国一体化发展都极具意义,这一标志性事件必将被载入历史,而反映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文学作品同样也可能成为“历史的表达”“历史的注解”。
时代的发展是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文会鹏说,从地铁挂春联到高铁挂春联,都是艺术贴近时代、服务人民的典型案例。今年6月15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正式开通;10月,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便正式推出,几乎是同一步调、同一脉搏。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结合紧密,传播快捷,令人叹为观止。“楹联是最接地气、最具群众性的文学,它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群众为基础和主体,群众承认它、喜欢它,它才能发扬光大。本活动让楹联走向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被人民群众所喜爱、参与和支持,相信楹联能够持续充满活力和新意,不断走向繁荣。”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