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3年度江苏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锡山区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三分天下有其一”,锡山两轮电动车产业一直是全国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日前,《锡山区加快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发布。21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不仅旗帜鲜明支持电动车企业发展壮大,也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渠道链、价值链,勾勒出一条创新突破、高端引领的发展路径,彰显了锡山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决心。
剑指“千亿级” 打造地标符号
在锡山,若要读懂“四新四强”的故事,一定得从电动车产业说起。
“世界电动车看中国,中国电动车看江苏,江苏电动车看锡山。”业界流传的这句话,足见锡山电动车产业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
电动车是锡山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配套零部件到整车,上下游产业链全覆盖协调发展格局。目前,全区拥有电动车规上企业145家,其中整车企业57家,零部件企业88家。2022年,锡山电动车产量达到2200万辆,产业规模大概占到全国的1/3。
近年来,锡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全力推进“四新四强”产业集群培育。数据显示,去年全区电动车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规模达到662.4亿元,同比增长14.1%。可以说,电动车产业是“四新四强”产业集群中首个有望达到千亿规模的产业。
另一方面,快速的发展同样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在“双碳”背景下,绿色出行持续加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锡山电动车产业不仅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产能外溢的形势,也有着完善区域产业配套链条、加强创新研发能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的迫切需求。
怎样建好这个“群”,打造更加鲜明的地标符号?锡山正在给出新的答案:推动纵向迭代和横向融合,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渠道链、资金链“五链合一”产业生态,打造全国电动车产业核心引领区、创新策源区和尖端制造区,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0亿元。
锚定新坐标、扛起新使命。据介绍,锡山将重点建设“两园两馆两中心”:规划电动车协作配套产业园,引入重点零部件配套项目;建设长三角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锡山“跨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电动车产业发展陈列馆、高端智能电动车科技展示馆,建设“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在未来,一群“链主”企业带动,一批协作配套的“单打冠军”落地,一个个展示行业成就和最新科技尖端产品的平台出现,定能进一步提升锡山电动车产业综合竞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生态圈” 巩固集群优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产业的发展亦如此。
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锡山政企周周早茶会-电动车企业专场上,雅迪董事长董经贵、新日董事长张崇舜、台铃执行总裁孙木楚、爱玛总经理王海具、金箭总裁孙亚君等电动车行业“大佬”齐聚一堂。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下,大家谈思路、提建议、谋发展,以坚定的信心、无比的热情,拥抱发展的明天。
“电动车是锡山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将一以贯之做好服务,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区委书记方力在早茶会上开门见山,亮明了区委、区政府的鲜明态度。
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圈,离不开政企的良性互动。不仅有热气腾腾的早茶“请上来”,更要 “走下去”调查研究。今年以来,区领导纷纷带队点对点走访调研电动车企业,听心声、送服务、鼓干劲,着力点正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是“稳心留根”,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鼓励企业留在锡山,深耕锡山。另一方面是“量体裁衣”,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找准痛点、精准滴灌,持续健全完善惠企政策体系,推出更多精准管用的措施。
细览此次出台的21条,针对性强、力度加大。
例如,在支持头部企业设立总部上,对2020年以来在我区新注册设立或新引进且作为上市公司主体的电动车企业总部,经认定按照总部经济奖励办法,最高奖励1亿元(含市级奖励)。
在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上,进行分阶段奖励: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通过江苏证监局辅导验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成功实现上市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无论是支持企业品牌创建、人才保障,还是聚焦完善充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都是对企业诉求的有力回应,必将为本土电动车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营造更加稳定的发展预期,引领“锡山制造”走得更远更好。
树立“新形象” 展现自信担当
近日,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锡山举行,江苏无锡(锡山)钠电产业园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钠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盛会,也是锡山依托电动车产业优势,抢占钠电产业发展新赛道的务实举措。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既要掌握行业的话语权,也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从本次出台的政策措施看到,锡山将从多方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努力打造品牌、体现担当。
创新,不停步。聚焦培育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企业,锡山鼓励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数字化升级,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抓住钠电池发展风口培育拓展新赛道。同时,高质量办好品牌大会,凝聚政府、企业、协会、科研机构多方合力,在国标修订等顶层设计方面发出“锡山声音”,树立锡山电动车产业良好形象。
绿色,有担当。绿色发展代表了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锡山将大力推动电动车行业年产100万辆以上企业自建喷涂线和提高喷涂自给配套能力,优先推广使用低(无)VOCs 含量的环保型涂料,鼓励支持企业按照省“绿岛”项目标准建设集中喷涂中心,用真金白银的补贴提升产业“含绿量”。
“出海”,正加速。眼下不少锡山电动车企业已开启全球化进程,凭借着硬核实力在各大国际展会大放异彩,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专卖店、售后维修网点、海外仓等。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依托国家摩托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锡山鼓励企业全球化布局,支持企业开展各类外贸活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参与公平贸易等,助力企业加快拥抱国际市场新蓝海。
乘风而起,御风而行。代表着中国自信和力量的“锡山制造”,正扬帆远航。一个脉动强劲有力的产业,一个更加澎湃的增长级,未来可期。 锡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