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6月28日,“点亮希望·伴你成长”周庄镇重点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社工联合周庄人民医院的康复医生,顺利完成第四期“为健康护航”入户康复指导服务。
在项目周期内,汀斯社工联合康复医生对周庄镇的残障儿童进行四次入户康复指导,直接服务12人次。四期服务累计覆盖8组智力残疾儿童家庭,通过医生与社工协同介入,从肢体功能、认知发展、语言能力等多维度提供专业评估与康复支持,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希望之光。
专业评估,定制化康复方案显温度
四期服务中,康复医生与社工组成专项服务团队,采用观察法、家长访谈及标准化工具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针对行动不便、肌张力僵化的儿童,医生现场检查并示范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指导家长开展关节伸展、肌肉按摩等基础护理;对语言表达迟缓的儿童,通过“拼图互动”、“动物认知游戏”等趣味形式建立沟通信任,鼓励主动表达;对有癫痫病史、自理能力薄弱的儿童,结合其兴趣(如玩平板、打羽毛球)设计“游戏化康复计划”,将生活技能训练融入日常互动,如通过游戏场景引导认知温度、借助羽毛球运动提升肢体协调性。
家庭赋能,构建康复支持“同心圆”
服务中,团队重点关注家庭康复能力的提升。
针对部分家长因时间、经济压力产生的顾虑,社工详细解读康复补贴政策,协调医院康复医生开展“先评估后服务”绿色通道;对缺乏专业知识的照料者,医生手把手教学康复手法,明确每日训练要点与激励方法。例如,针对有弹钢琴兴趣的儿童,医生建议以简单曲目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并指导家长控制练习时长;对新增自闭症倾向儿童,推荐“画册描摹+对话引导”的低压力互动模式,帮助家庭建立科学干预习惯。
资源联动,织密持续服务“网络”
为确保康复效果可持续,社工联动多方资源:链接儿童关爱之家作为线下活动阵地,定期组织残疾儿童志愿服务、照顾者交流沙龙等集体活动,促进社会融合;协调医院康复科医生持续跟踪康复指导,根据入户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康复计划;针对听力障碍儿童,对接专业机构提供助听器调试与言语训练支持。
经过康复医生的四期服务,已有8组家庭与社工及医生建立了良好服务关系,在社工动员及医生专业指导下家长对康复训练的配合度与信心显著提升。残障儿童也在康复医生的持续性指导下,肢体活动能力和效果显著提升。
下一步,“点亮希望·伴你成长”项目将继续深化“医社协同”模式,结合四期服务经验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推进康复指导服务,让残疾儿童在个性化支持中提升能力,让家庭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实现更好发展。(班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