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桃源镇人大不遗余力把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福祉的有力举措,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后半篇文章”,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更加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家门口”的幸福。目前,现代农业提升、惠民宜居、防汛安民、路网完善提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平安桃源建设等工程已基本完工,美丽乡村建设、教育设施提升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相较于去年,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成有所提升。
广纳民声
确保“征集票决”过程民主
部分农村地区低压供水、自来水管道老化,桃源社区3个老旧小区天然气配套亟待解决,幼儿园、中学办学条件需要改善,青云片区遇到货车停车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是桃源镇人民政府一直急于解决的事项。在民生实事征集阶段,镇人大第一时间向人大代表发出通知,动员和组织代表深入群众,充分调研,积极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镇人大代表小组联络站平台载体作用,依托线上线下等多种载体征集意见建议,经过梳理筛选后,2023年1月,在桃源镇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经全体代表票决产生了桃源镇八大民生实事项目,有力实现了“民生”跟着“民声”走的美好愿景。
分组包干
实现“项目建设”过程民主
镇人大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持续深化代表小组“七个一”工作法,以量化的指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锤炼担当作为。年初,出台了《“七个一”代表小组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实施方案》,将惠民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教育设施提升、路网完善提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平安桃源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分别纳入各代表小组的履职清单,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链条”式监督。同时,镇人大积极拓展履职平台“主渠道”,充分保障代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搭建“直达式”联系沟通平台,强化“线下+掌上”多元化服务功能,创新建立“综合执法社会监督团”和“民意直达部门微信联络群”,加强社情民意收集、管理、统计和反馈,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的流畅度。
以督促进
落实“高效推动”过程民主
镇人大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为纽带,将监督融入到政府工作推进的始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压实责任,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镇人大主席团分代表小组、分代表行业类别、分民生实事项目类型,运用前期调研、听取汇报、组织视察、实地走访等方式,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组织教育行业代表开展“青云幼儿园新园设计方案”论证调研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有效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的“事前谋划”。组织企业界、村干部代表开展富乡工业污水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防汛安民工程、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等在建民生实事工程的监督视察,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助推项目快推进、早成效。目前,八个民生实事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民生实事项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下一步,镇人大将继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鼓励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建言献策,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民生实事项目,回应群众期盼,解群众诉求,做到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真正让民生实事项目落到群众心坎上。
采写:桃源镇人大 郭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