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在该市举行。会上,常州正式对外发布“中国·新能源之都”城市产业名片。
从“国际化智造名城”蝶变“中国·新能源之都”,彰显的是常州的产业革新、经济活力以及积蓄新动能新优势的坚实步履。
在全市向“新”而进、突破跨越的道路上,常州高新区前瞻布局、一步不落积极贡献高新力量。近年来,常州高新区积极抢抓新能源风口,谋划新能源产业赛道,精准聚焦、加速布局、持续深耕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核心区。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常州高新区把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作为“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之一,精准聚焦、持续深耕,加快从整车到动力系统、汽车电子,以及内饰件、仪表盘、车灯、车轮、车座等全方位“链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迎来“黄金加速期”。
比亚迪常州基地,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下线,“驶”向全球。自2022年1月投产以来,成为常州最快速跨入百亿级俱乐部的工业企业。眼下,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二期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也正在全力建设中,为这一整车龙头再添活力。
人工上料、机器人焊接、多道工序集成……在欧朗汽车生产车间的激光焊接工作站,一小时内可实现180个零部件产品下线。作为新晋“新三板创新层”生力军,江苏欧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稳步爬坡,连续三年销售额保持40%以上的增长,为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以比亚迪、北汽重卡为代表的整车为引领,目前,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超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超300家。截至目前,常州高新区拥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2家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累计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0家,12家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4家,56家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2023年,全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相关企业合计完成产值1101.5亿元,同比增长23.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5.7个百分点。比亚迪下线整车30万辆,完成出口超6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常州高新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以太阳能光伏及储能、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风能氢能关键装备等产业链创新升级为突破口,深化各环节融合发展,形成“发、储、送、用、网”产业生态全链条。
在智慧能源板块,常州高新区加速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天合光能、捷佳创、聚和材料等龙头为引领、光伏为核心、储能和氢能为补充的智慧能源产业链,先后获评“江苏省光伏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科技部创新型光伏产业集群试点”等。
产业向“新”,“拔节”向上。作为光伏产业的“链主”,天合光能在去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基础上,不断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展现新作为:3月,天合光能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龙虎塘街道;4月,天合富家数字能源项目与新北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焕新升级;9月,天合光能宣布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块全回收再生光伏组件。经检测,该组件转化效率达20.7%,功率超过645W,标志着天合光能在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和循环利用领域取得了突破。
今年以来,天合光能所在的龙虎塘街道率先在智慧能源产业取得新突破。完成制定并印发了智慧能源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招引昶火、天合储能大容量储能电池等智慧能源产业项目10个,东南大学集成电路系统研究中心、科技树常州创新中心项目投用。
1-8月,全区548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合计完成开票销售1503.2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58.4%,其中319家企业开票销售实现正增长。全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相关企业合计完成开票销售743.3亿元,同比增长4.8%;15家企业开票销售净增过亿元。全区智慧能源产业规模达423.2亿元,向着“力争到2025年,全区智慧能源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坚实迈进。
站在“中国·新能源之都”的起点,常州高新区将继续紧盯发展前沿趋势,推动产业发展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续写更多产业故事。
邱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