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就包括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契机,金融下沉农村的“普惠金融”迎来了历史机遇——以金融手段支持农村发展,将金融资源下沉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支持到每一位需要的农民,提升我国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并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集中围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的路径作一些探索。
一、加强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需求。银行应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例如,推出小额循环贷款,以满足小微企业灵活使用资金的需求;设计特色农业贷款,以适应农民在不同种植养殖周期的资金需求。围绕“消费+经营”“个人+小微”双擎驱动模式,推出更多线上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如“微捷贷”“抵押e贷”“惠农e贷”等。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务便捷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更多线上金融服务平台,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如申请贷款、查询账户信息等。通过移动端实现信贷业务现场采集信息、贷款授信申请、征信查询等功能,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提高服务效率。强化科技风控能力,充分运用数据模型、系统管控等手段,构建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机制建设,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进全流程线上电子化、无纸化审批等方式,优化信贷流程,简化业务资料,精简业务办理环节。推行“限时办结”“预审预批”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根据普惠业务发展需要,向分支机构进行差异化授权,提高信用贷款审批效率和发展速度。
四、深化合作共赢,拓展融资渠道。银行应加强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出更多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与政府合作推出更多贴息贷款项目,与担保机构合作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同时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民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行南京高淳支行 陶健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