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关系千企万家和现代化发展大局,直接体现着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战略的力度、社会民生的温度和实体经济的精细度。
甘霖“普”落,枝叶扶苏。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分行(以下简称“南京农行”)紧跟国家政策要求,自觉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置于战略层面,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将普惠“大写意”落实为生动“工笔画”。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超373亿元。
踏实普惠之“路”:
破题求“新”,下沉服务提质效
普惠业务积“微”成著,需要金融服务与信贷模式向“新”求质。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企业某存储技术(南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级PCIe 4.0与企业级PCIe 5.0固态硬盘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行业领先企业,拥有自主开发和交付固态硬盘主控芯片的能力。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原材料采购等支出有所增加,面临一定资金压力。
在公司受到“成长的烦恼”侵扰时,农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主动上门走访,为该行快速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农业银行在南京地区试点的科技型企业专属信贷服务评价体系,该公司凭借综合评价得分,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并获得融资1000万元。
该笔贷款的发放,南京农行摒除了一贯“重报表、重押品”的传统信贷思维,而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看重企业未来发展走向,依托专属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水平,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识别难、准入难、贷款难”的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南京农行以“新”为径,不断拓深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性,让更有效率、更加便捷普惠活水化解企业难题。目前,该行通过“抵押+信用+供应链”多维度覆盖,形成了全方位、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该行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推行线上标准化信贷业务,如“农银小微e贷”等系列产品,客户可在线上完成信贷申请、审查、审批等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服务效率。
用铁脚板踏实普惠路,强化上门调研等服务方式,在“零距离”“面对面”中提升普惠质效,是南京农行的方略与坚守。该行持续下沉至网点,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团队,负责具体的客户营销、贷款调查、贷后管理等工作,直接服务企业客户。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该行对各个层级的企业进行扁平化管理,一级支行承担业务管理和部分经营职能,对网点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为提升感知企业脉动的“敏感性”,南京农行持续建设推广“普惠e站”,方便企业客户试算额度、预约开户、申办贷款等,提升信贷业务便捷性。“普惠e站”设置专门客户经理与企业客户对接,定期了解客户经营情况,提供综合普惠金融服务,在贷款到期前提前与客户对接,保证普惠服务的高质高效。
延长普惠之“链”:
协同共荣,一泓碧水润生态
一“链”串百珠,画好共荣圈。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银行机构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南京农行依托核心企业“主动脉”,突破信息不对称掣肘,将普惠金融服务延伸至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真正让金融服务渗透到实体经济“毛细血管”。
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电网,集设计、研发、制造、施工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2017年公司上市后面临战略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副总经理任长根坦言,“我们公司为了进一步发展,逐步向储能、风电光伏及新能源领域转型。在新能源建设方面,有一定资金压力。”
了解企业情况后,农行南京玄武支行立即为大烨智能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同时考虑到其与上下游的关系,进一步为其提供了供应链融资。目前,农行给该公司授信1.3亿元。
南京农行的一泓“碧水”,让大烨智能充满盎然生机。有了这笔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迈入“快车道”。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我们原来就是在江苏地区、连云港和本地一些领域去做一些光伏项目,自从农行的资金到位以后,我们更有底气了,在山西、内蒙古和山东等地区开疆拓土……”
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布局,是银行普惠金融创新求变的关键。目前,南京农行供应链产品不断成熟,形成了包括保理e融、融通e信、应收e贷等在内的多元谱系,能够突破异地授信限制,加快融资效率。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荣,南京农行的普惠金融服务持续“进化”。在南京某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供应链体系中,南京农行“链上融资”如同精密齿轮,让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链精准咬合。2025年初,农行南京栖霞支行为其核心供应商制订“订单池融资”方案,基于公司的采购订单,为其提供2000万元的供应链贷款。这种“1+N”的融资模式,不仅让公司供应商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更让公司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30%。
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上,南京农行展露出敢为人先的姿态。2024年,江苏量为石与农行南京栖霞支行合作推出“量为石链”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数据的可信存证。平台上线后,已为多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平均放款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实现了“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
提升普惠之“速”:
跨省“奔赴”,日行千里解急难
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沉下去”,以“陪伴式”服务感受小微之难,也要“跑起来”,以“加速度”之能纾解小微之困。
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笔经营贷款即将到期,但企业负责人因连续在江西南昌参加行业研讨会,无法返宁办理面签。若错过时效,客户将无法准时支付货款,会失去一笔重要的订单。农行南京建邺泰山路支行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网点行长当机立断,下班后连夜搭乘高铁赶往南昌。
抵达南昌时已是晚上10点,客户所在宾馆位于离市区几十公里的偏远地区的农庄。网点行长和客户经理乘出租车辗转一个多小时,终于在深夜11点多抵达目的地。尽管舟车劳顿,仍以专业态度高效完成面签流程,并耐心解答客户疑问。次日清晨,他们又马不停蹄返回南京,协调相关部门加急处理,确保贷款当日顺利放款,高效解决了企业的用款需求。
“本以为这次要耽误大事,没想到南京农行能为客户做到这种程度!”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从南京到南昌,600多公里的奔赴,凌晨上门服务,这样的效率和服务精神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
一次跨省服务,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次“以诚换心”的承诺。让金融服务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真正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及时雨”,泰山路支行用行动,生动诠释南京农行“急客户所急”的服务真谛。
筑牢普惠之“盾”:
普聚“新”光,焕发科创青春范
普惠金融的“触手”,始终感受着科技创新的细微“脉动”。
南京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扎根于中国(南京)软件谷创业创新城,专注于激光熔化金属3D打印技术,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大,该公司在设备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急需资金支持。农行南京雨花台支行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迅速行动,针对其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回笼相对较慢的特点,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和固定资产抵押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笔额度可观的贷款,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农行的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设备的量产进程。”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农行的支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在3D打印领域的竞争力。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让“技术流”与“资金流”交相辉映,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协同蝶变。南京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将持续关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金融后盾,助力更多企业在科技赛道上加速奔跑。
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发展大潮中,普惠金融的旋律始终高扬,普惠服务的清泉汩汩流长。南京农行将持续加大对普惠信贷的支持力度,做好助力企业发展的“加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减法”,聚焦小微企业需求,强化科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做实金融服务,不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全力造福社会民生,持续绘就“大行担当”与“小微成长”共生共荣的时代画卷。
(通讯员 陈尧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