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托起新柯岩
2025-03-19 17:1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喜根  
1
听新闻

  “屏山迭迭水迢迢,十里春风送画桡。杨柳沿堤箫鼓传,烟波无数夕阳桥。”这是古人咏赞绍兴柯岩的诗句。柯岩因石得名,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当地百姓就盛行从柯山、湖南山、海山、蓬山等山上人工采石,用于铺路、造桥、筑屋,年长日久形成了独特的古采石遗景。柯岩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越文化”,越王勾践独山遗迹、霸王项羽项里首义、祁彪佳殉国捐躯、姚长子绝倭献身。新世纪以来,柯岩人依托千年越文化,努力彰显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奇石云骨一石独秀,文化鲁镇积淀深厚,诗意鉴湖风光旖旎,让人们身临其境,既可饱览山水泉石园林亭榭之胜,古越风情尽收眼底,又可与鲁迅笔下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柯岩之“柯”,来源于柯亭。古人建驿亭,因陋就简,树枝为梁,青竹为椽,茅草为顶,以柯名亭,自有一种草创的粗犷原始。柯岩以石景而名世,但这石景却非天设地造。柯山之石石质优良,石条、石板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四方。从魏、蜀、吴割据的三国时期发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余年,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形成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柯山从乱石纷飞的采石场逐渐变为“绝胜”之地。千百年来,随着自然景观的点缀和宗教文化的介入,加上文人墨客的点染,到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其中“云骨”为隋唐年间,祖孙三代石匠历经百年开凿而成,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交融的瑰宝。“云骨”被历代誉为“天下第一石”,巅若戴笠,足似立锥,上丰下削,自有一种奇异和惊险。“云骨”高31米,底围4米,而接近地面的骨突处厚薄竟不足1米,看似头重脚轻,却已在风雨中屹立了一千多个春秋。云骨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其形体曲折,变幻多姿。从南往北看,“云骨”耸立如锥,婷婷娉娉,形似一座颠倒了的宝塔,予人以随风摧折的岌岌可危之感。而从东往西看,既似闲云出岫,飘飘忽忽,潇洒飘逸,又似一炷炉烟袅袅升空,渐入虚幻,故别称“炉柱晴烟”。岩顶居然还有一枝古柏,葱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故称“石魂”。弥勒佛像乃唐代僧人依岩开凿而成,高10.6米,通体一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世纪之初,柯岩人将鲁迅小说中虚构的平面故乡还原成建筑实体,打造一个全新的鲁镇,再现了绍兴水乡“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特有的民俗风情。漫步鲁镇青石板铺路的街巷,黛瓦粉墙、枕河临街的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石坊,纵横交错的水巷小河,飞檐翘角的戏台古色古香。鲁四老爷府第、赵太老爷台门、假洋鬼子中西合璧的私宅、土谷祠、静修庵、咸亨酒店、利济当铺、锡箔店、毡帽作场、油烛坊、越瓷商行、古玩商铺构成具有浓郁绍兴传统特色的街区,再现了《祝福》《故乡》《阿Q 正传》《狂人日记》等鲁迅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鲁四老爷等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地在街区上游荡:衣衫褴褛的“祥林嫂”拄着棍子,嘴里喃喃絮语“我只知道东山的狼吃人,没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孔乙己在酒肆的柜台边研究着“茴”字的四种写法。“妈妈的,儿子打老子!”拖着长辫、戴着乌毡帽、晃悠着长烟杆的阿Q,则油腔滑调地做出各种怪相,让游客拍照,突然旁边冒出了假洋鬼子,他手拿文明棍追着阿Q边跑边骂,引得游客捧腹大笑。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俗称“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之宽阔。如今游客可坐画舫、乌篷船泛舟鉴湖,领略“人在镜中游”的悠闲情趣,也可漫步白玉长堤,领略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桥步月的美景秀色,再登临“葫芦醉岛”品酒听曲,感受绍兴特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葫芦醉岛”呈葫芦状,精明的柯岩人借题发挥,在岛上展示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酒文化。“壶觞楼”则是一座酒文化博物馆,人们在这里谈酒、看酒、尝酒,闻闻酒香也会染上几分醉意。“投醪劳师”青铜雕像,生动地展示了发生在1500多年前的故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一方山水之利害关系,经常交战。当时越国建都在绍兴,吴国建都在苏州。公元494年,越王勾践兵败,夫妻一起入吴为奴三年。被释放后,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可以出兵去报辱国之仇了,但是用以鼓舞士气的美酒远远不够。勾践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将士们沿着小河散开,而在上游将一坛美酒倒入河中,酒随水流,全军将士可以在自己面前的小河中舀酒痛饮。“投醪劳师”铜雕重达20吨,充分展现了越王勾践当年的雄姿。铜雕边的附雕,展现的是当时越国将士痛饮出征酒时的场景,照壁上“壶酒兴邦”四个篆体大字摄人心魄。一壶美酒,用得恰到好处,居然能起到兴邦强国的大作用。确实,勾践在这次出征中胜利了,“投醪出征”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绍兴酒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千百年。

  为了留住富有乡土风情的民间艺术,鲁镇人开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其中包括“坐乌篷看社戏”“龙舟竞渡”“越女采菱”“祝福”“抢亲”等。“坐乌篷看社戏”曾在鲁迅先生文章中详细谈及,旧时绍兴的戏台有陆地戏台,也有临水的戏台,而临水的戏台大多是单面戏台,观众只能在水中船上观看,鲁迅小时候看的就是后者。如今游客可以坐在乌篷船上喝着绍兴老酒,吃着茴香豆,欣赏戏台上的越剧、绍剧或莲花落,不亦乐乎。“抢亲”乃古时绍兴婚嫁的一种方式。当男女双方家境贫寒办不了喜酒,又不得不迎娶新娘过门时,双方家长约好在某天,由男方派人将新娘“抢”走,以使新娘的过门名正言顺。抢亲表演让游客一睹旧时绍兴婚嫁的特别习俗。南宋诗人陆游曾高吟:“千金何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这些年,鉴湖核心区经过柯岩人别具匠心的打造,目前景区总面积已达到6.87平方公里,2014年被评为“最受网民欢迎的古城古镇”,“一日柯岩游,尽览越千年”此言不谬。

  (王喜根)

标签:; ;绍兴;鲁迅
责编:张梓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