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斌|峻整茂密 劲挺晓畅——滕县主薄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赏析
2025-02-02 20: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启斌  
1
听新闻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高36厘米 宽3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滕县主薄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全称《唐故徐州滕县主薄王君夫人吴郡张氏墓志铭》。原石出土于洛阳北邙,为李根源“曲石精庐”旧藏,1953年捐献苏南文管会。1958年苏南文管会与南京博物院合署,《滕县主薄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遂一并入藏南京博物院,成为南京博物院重要的金石碑刻藏品之一。

  《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注重风骨之美的表现,在鲜明强烈的骨力美感中透露出雄浑健挺的精神气象。《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雄健峻拔的审美意象显然来自于北朝书法传统的继承,当然也有欧阳询、虞世南书风的影响以及强烈、鲜明的自我个性体现在其中,都为此墓志书法提供了诸多的审美元素,并在章法、布局、用笔上充分表现出来。首先,《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在章法布局上有着非常鲜明的北朝书法空间布局特点的继承,倾向于四面撑满的安排,给人以气势雄强之感,骨力峻拔,其表现出来的强盛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完全是北朝书法精神气质的继承与展现。《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字势重心不一,或上、或下,或作或右,不断地发生变动,纵横跌宕,更增添了全幅气势动荡的雄浑劲健之美。加以结体上的或方整、或欹斜、或宽博、或疏朗、或扁或方的处理,茂密、宽博、峻拔的审美特质进一步获得了增强与凸显。同时,由于受欧阳询、虞世南、南朝王羲之书风的影响,以及唐朝盛期审美风尚的影响,亦流露出丰肥、劲整、清刚、典雅、娟秀的审美气息,其空间布局、结体使人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稍晚一些的颜真卿乃至柳公权以及宋代苏轼等人书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空间审美意象:雄强恣肆而又方正秀美。可以说,《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结字的方正宽博、凝练稳重,峻整茂密,有着魏碑体以及欧阳询、南朝书风杂糅汇通的意象,险峻森严、遒劲粗犷而又典雅秀美。尤其北方刚劲奇伟、朴茂雄深的精神气息、空间审美意象在其中占据主体,辅以潇洒秀丽、典雅清新这一优美的审美风格特点,都为此墓志添色不少。骨力神韵并重,互为融结,是《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颇为重要的书法审美特征之一。

  《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在用笔上亦颇具特点,全篇以方笔为主,起笔、收笔处棱角分明,用笔力沉气猛,显得骨力峻拔,凌厉劲健、雄浑峭厉、奇险平正、茂密雄强的审美意象扑面而来。书写者在行笔中也非常注重中锋笔法的运用,用笔亦不乏圆笔笔法的出现,这使森严雄强的精神气息中有着温润闲雅、疏朗清逸气息的流露,对于过于雄强茂密的用笔做出了一种平衡和安排。而笔划中呈现出来的丰腴肥厚、峻峭雄深的审美特质,虽然有北朝峻整一路书法风格类型的继承,但同时也是盛唐时期注重丰硕之美的自然表现。笔划中所表现出来的笔划潇洒飘逸、凝练秀整,透露出王羲之一路书法的承递,是初唐以来继承下来的南朝潇洒秀丽、妍便流利书风不断沉浸、融汇的结果。《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在用笔上有杂糅魏碑用笔特点和初唐以来王羲之一路用笔特征的倾向,整体上呈现出茂密峻整、朴茂雄深、森严劲直的用笔格调,亦不乏南朝飘逸跌宕的用笔特点的汲取。几种笔法的不断交融、汇通,也才有如许书法审美风格特色的出现。

  《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在整体上具有峻整茂密、雄劲峭直的审美风格特色,是北方中原地区雄浑峻整审美观念和精神特质的一种表现。虽然南朝书风一直以占据主导优势的地位引领唐代书法的发展,潇洒、秀美、优雅、清润、明快的审美观念影响了唐代书法的价值取向,但唐代北方中原地区雄大、壮阔、峻拔的精神气象也一直作为审美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书法审美意象中体现出来,不仅在欧阳询、张旭、李邕、颜真卿等书法家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即使在中下层书法家的笔下、在广袤的北方中原地区、在民间书法墓志书法中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滕县主簙王慎疑妻张夫人墓志》所体现出来的这一审美书法意象,当是这一状况具体而微的说明。

标签:; ;墓志;书法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