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波|投亲往事
2025-01-08 21:1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广波  
1
听新闻

投亲往事

□ 刘广波

  清晨,一个远房亲戚突然登门造访,引得鸡鸣狗吠。我不由得心生疑惑,暗自嘀咕: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果不其然,来者面露为难之色,表示也是走投无路、斟酌再三,才奔波百里来借钱的。

  他的到来,唤醒了我投亲的心酸往事。

  投亲,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遭遇不测或身处困境时,投靠亲戚,以求相助。

  30多年前,我入伍的第二个年头,一位老乡首长带我回乡探亲。一天,我陪父亲在一个叔伯姐夫家附近做事。外面下起了大雨,车子也抛锚了,父亲便带我去叔伯姐夫家。他既想看看侄女日子过得如何——因为家中没有女孩,他一向将侄女当作亲生女儿般疼爱,又想跟姐夫借点钱购买些特产看望我的首长。姐夫是个聪明人,把姐姐推到了前面。只见姐姐一会儿说收成不好家里没钱,一会儿又说小孩上学花销太大,搪塞的理由让父亲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没有借到钱,我和父亲心气都没了,沮丧不已。一向刚强的父亲脚步沉重,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家的方向挪动,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上坐着歇一歇。月光下,父亲默默地擦拭着泪水,悲叹道:“要是自己的亲姐姐,一定不会这么做,怎么忍心让我们空手而归?哪怕抓几只鸭或者拿些鸡蛋去卖……”父亲的感慨触动了我敏感的心弦和求人不得的羞愧感。父亲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他认为最有把握的亲戚竟然这般绝情,让他扎扎实实碰了一鼻子灰。

  我想,若不是伤心到极点,父亲又怎么会默默流泪呢?失望之余,父亲教导我:“投亲不如下客栈。”

  贫穷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残酷,连笑容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长大了,我理解了姐姐姐夫的心思。谁愿意跟一个穷人打交道?躲避还来不及呢!

  若干年后,叔伯姐夫得知我在部队当上了领导,为替他儿子推销产品专程来到我家,让我父亲当场给我打电话。听明父亲的意思后,我思考了片刻,悄悄跟父亲讲:“有的事你可能早忘了,我记忆犹新。”我让父亲不要讲话,然后重提了那段往事,父亲明白了我的用意,没有吭声,挂断了电话。

  “投亲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住店。”这是《隋唐演义》等一些文学作品在人物遇到困难时经常抛出的古训,深刻反映了旧时社会中人情淡薄、亲戚朋友靠不住的情形。

  品味这些经典台词,以及自身走过的经历,难免让人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寡薄,亲情也徒有其表。

  投亲,看重的是亲情,体现的是血脉,实则乃无奈之举。

  记得中学毕业不久,我迫不及待地想到外面闯荡,一来可以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减轻父母的负担;二来可以尽早脱离父母的管教与束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在一个黄昏,我背着行囊跟随邻居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到了无锡。我的工作是卸煤。我身体瘦弱,每天却要拿着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铁铲干活。火车一到,吃饭时要立即丢下碗筷,睡觉时就得马上起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4个人负责一个车厢,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除了扣工资,还可能被开除。那段时间,我一看到铁路专用线上的火车皮就厌烦恐惧。不规律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劳动使我积劳成疾。后来,实在干不了了,我才决定放下尊严打道回府。

  那时,无锡到大丰没有直达汽车,只能先到距大丰70公里远的东台中转。不料,进了东台夜幕渐垂,当我匆匆忙忙赶到车站时已经没有去大丰的车子了。我背着破旧的被子,像一只被抛弃在荒野的小鸟,孤独无助。漫无目标地走在陌生的大街上,我又冷又饿,不知所措,揣摩着实在不行就回车站打个地铺凑合一夜。

  此刻,我想起父亲好像说过东台有个远房的姑姑,后来因为嫁给了反动派才跟娘家断了联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拦住一个中年妇女。

  “我想去台南,怎么走?”我说。

  “我就是台南的,你跟我走。”

  “你到台南干吗?”那个妇女热情地询问起来。

  “找我姑姑。”

  “你姑姑多大岁数了?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

  那个妇女觉得好笑,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我上哪儿去帮你找啊!”

  “应该姓刘吧!”其实,这也是我估计的。

  那个妇女说,村上好几个姓刘的女人。“那你家是哪里的?”寒风中,她有点急了。

  “我是大丰的。”

  她想了想,把我领到了一户人家。

  只见一个老妪正准备关院门。那个妇女开了腔:“这个小孩是大丰的,说是要找姑姑,就是不知道姑姑的全名。”老妪朝我身上打量了一番,疑惑地问我家里大人叫什么名字。当我报上父亲的姓名时,老妪高兴地说:“你是我家侄子。”

  姑姑赶紧把我迎进门,给我打水洗脸、烧菜做饭。晚上,她叫我睡在她的身旁。那是我睡得最为踏实香甜的一夜。我家跟她家从来没有往来,也许她只是我遇到难处时一个短暂的避风港,可是,她给了一个身处异地的幼小心灵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人生路上,谁都有无法预知的风雨雷电,谁也不可能永远处在晴空之下。

  生活,时常如同一股细流,悄无声息,平缓前行,冲刷着陈年往事;时常又像水撞巨石,形成奔流,激荡人心,冲入记忆的海滩,一切过往的岁月都被还原为湿漉漉的存在。

  对于投亲者来讲,能否在亲情中被认可,既有一些焦虑,又何尝不怀着一些希冀。

标签:父亲;姑姑;姐夫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