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鹏|一直在路上
2024-12-29 19:5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仇士鹏  
1
听新闻

一直在路上

□ 仇士鹏


  一有时间,我就想从城市中抽离,投奔诗和远方,用山川洗眼,用风月濯足。

  旅行很美妙,前期准备工作却很繁琐,所以我下载了小红书辅助做攻略。也是在上面,我认识了文友温锋。他经常分享自己发表的文章,各级报纸都有其“打卡”记录。

  印象中,他是位“天赋型”选手,读高中时就发表了第一篇副刊稿。想到自己,直到大学才在报纸的校园栏目中发表处女作,可谓相形见绌。

  他的网名是“恩施公园里丰柳民宿”。“上天之恩,施于人间”,化作恩施大峡谷。对爬山爱好者来说,它和三山五岳肩并肩,是不可不去的胜地。可惜事务缠身,总有种种原因让我与它失之交臂。所以我默默点了关注,提醒自己别忘记这夜梦之外的山河之梦。

  前段时间,终于等到机会,我迅速买好去恩施的车票。巧的是,在写作交流的微信群里又看到了温锋,便冒昧发了好友申请。我以为他是民宿老板,所以自来熟地询问起旅游路线和景点推介。他热情地发来两张图,是他自己做的区位概况,以丰柳民宿为中心,标注了景点方位和距离。这成了我规划路线的重要依据。

  让我颇感歉意的是,当时我正在出差,信号不好,未能及时回复消息,但他还是有问必答。换位思考,我大概率是不会对一个陌生人这般热情。

  说起来,因为怕生,我和文友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但这次不同,在我心中,经营民宿的,是最懂风景的人,“诗意栖居”这个词深深扎根在其生活习惯、性格谈吐和灵魂磁场里,让他们如流云、如清风、如修竹。我在美团的评论区里看到,五一劳动节时他带着客人免费在城里旅游了一圈。让一位通晓文化和精于表达的写作者兼职导游,对游客来说是一件幸事。

  民宿的房间是智能锁,入住时,我不知道密码,就打电话给他,没想到他主动给我升级了房型,换成了更宽敞通透的麻将房。房间典雅整洁,是我这种懒人在自家小窝打扫一整天也无法比拟的。遗憾的是,因为家中有事,他回乡下了,无缘得见。他说,客厅桌上有一沓书,是他自己出的,叫《警营随笔》,可以送我一本。

  原来,温锋是当地公安局的民警,民宿是其母亲开的。老人进城后,闲不下来,偏偏不太会用手机,就由温锋帮忙做网上营销。

  翻开书,一张威严庄重的警官照映入眼帘,与通话时年轻爽朗的声音颇有些反差,但是两者一结合,更符合我对“藏蓝”的立体印象。刚柔并济,方为圆融。

  在网上,我看到了他的许多报道。2017年,温锋曾拾到一手提包,主动联系失主反而被当成诈骗,他顶着误会再次与失主联系,才顺利核实情况,并亲自将手提包送到失主家里。2019年,一游客的手机落在景区,温锋和同事一点点地翻看监控,近五个小时后才锁定捡到的人,他连夜驱车追赶,手机找回时,已是凌晨三点……怀想那颗热忱的赤子之心,同为游客的我,顿生好感。事实上,一座城市的形象,正是由这些基层工作者拼图般拼成。

  联想民宿名字,“丰柳”二字,前者取自国富民丰,后者取自古典意象,寄寓文人追求,平凡坚韧,又灵动飘逸。当属名如其人。

  书里的作品多为短文和诗歌,后者是他近来的主攻方向,这和我很相似。繁忙的工作挤占太多的精力,偶有空闲又忍不住想出去走走,不愿长篇大论地铺陈文字。于是,压桌角的诗歌被我重新放在案头。抽空记上一两句,不知不觉时,一首诗就“凑”了出来。可惜,在冷宫里待久了,它虽然被拿了出来,却并不能拿得出手。

  但,日子还长。

  这辈子,我生活的日常里或许罕有高山流水,飞扬的尘土下也不会有多少水秀山明,但让文字被山环水绕还是有些盼头的。因为诗和远方——从脚步到心灵再到握笔的手,即使一曝十寒,也一直都在路上。

标签:恩施;手机;手提包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