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英|工艺美术是日常性和审美性的真正统一
2024-10-31 18:5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奎英  
1
听新闻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江苏省工艺美术高端人才高级研修班的结课仪式暨“吾道无穷”结业汇报展。首先,我谨代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发展的“江苏艺术基金”和“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向悉心向学、顺利结业,用心创作、贡献精品佳作各位参展学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江苏工艺美术成就卓越,风格独特,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对于承办“江苏省工艺美术高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感到非常荣幸,对于此次培训活动高度重视,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课程,邀请了许多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授课,对于促进学员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相信会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展览上呈现的那些令人惊艳、震撼的作品,应该就是一个明证。正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使我有几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工艺美术是日常性和审美性的真正统一。当代美学出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不仅日常生活物品审美化,当代艺术也出现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但由于许多当代艺术作品本身是去审美,甚至是反审美的,审美性与日常性在当代艺术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实现这种真正统一的正是工艺美术。我看到参加我们这个展览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审美性,它与纯粹艺术品的区别应该在于它真正的日常性。它把日常生活物品艺术化、审美化,也把审美化、艺术化的物品的日常生活化,让它可以安放在我们家里,成为我们家中的一员,或上手之物,陪伴我们的生活,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它成为对于人的诗意栖居有直接作用的艺术,是可以直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美好的艺术,它因此对于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工艺美术切实地体现了生态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具有一种生态精神,这种生态精神在中国工艺美术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展览中几乎各种类型的作品,不管紫砂、玉雕、牙雕、木雕,核雕、刺绣、印染,其材料都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之中,工艺美术的制作,就是直接和自然物打交道。细细观看作品中的那些物的纹理,感受到工艺美术不仅是对人的技艺的展现,更是对物性、对材料的突显,处处体现了对物的尊重。工艺美术师,是通过自己的技艺为物赋予语言,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性、材料在作品中得以敞开、闪现并得到了保存。手工艺作为一种造物的艺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爱生利物的大德生成之美,具有一种生态性。工艺美术作品显然又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在每个作品背后,都隐含着艺术家的匠心和生命故事,显示出人的智慧、思考和创造性作用。因此,这些作品可以说都体现一个生态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揭示了艺术与大自然的之间的深层联系,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工艺美术也把具身性与载道性统一起来。在现代美学中,视觉和听觉被看作是一种高级审美感官,而像触觉等离身体更近的感官则被排除在审美感官之外。但当代审美越来越强调具身性、多感官性。工艺美术因为它是强调上手的,手也是审美感官,也可以说它是把触觉和视觉结合起来的多感官的、具身的艺术。但它不仅具有“多感官”性、具身性,它还具有载道性。因为在对物的观看和把握中,还会有对“道”的体悟。不仅“山水以形媚道”,工艺美术也是“以物媚道”的,因为本来“道就在物中”,可以“由技进道”。所以我们展览这个题目,“吾道无穷”,起得特别好。工艺美术家不仅要在技艺传承创新的道路上探索,也要在“艺以载道”的道路上,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道路上下求索,为工艺美术创作赋予崇高的使命。

  最后,科技发展给工艺美术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数智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越来越沉迷于虚拟世界,忘却了与实在的人、与实在物的交往与联系,这样一来,人类会患上一种“实在物缺失症”,那些运用手工艺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将弥足珍贵,它让我们在一个日渐不真实的世界中保持着与真实事物的联系。科技发展让工艺美术在人类生活发展中发挥更加特殊的、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奎英在《吾道无穷·南京大学“江苏省工艺美术高端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汇报展上的致辞)

  (以上是展出的部分学员作品)

标签:工艺美术;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