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家里翻找老照片时又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和转业军人证明书、革命军人家属证,浸润着岁月的痕迹,不禁想起父亲的人生之路。
父亲自小生活在山东农村,读了两年私塾后因家贫便辍学干农活,我爷爷去世的早,父亲从小与我奶奶母子俩相依为命,度过了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家乡解放。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我奶奶家和村里少地及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改工作队动员乡亲们参加人民解放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保卫胜利果实。作为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人民解放军,奶奶毅然同意。父亲的人生之路由此改变。
1947年1月父亲扛枪进入解放军队列,时年17岁。组织上考虑其是家中独子便安排到德平县公安局。因表现出色,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班长职务。父亲两次遇险,一是在看押犯人时遇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一颗投下的炸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所幸只是被泥土击中;二是1948年,他们班追随部队奔赴前线途中遭遇还乡团伏击,大半战友牺牲,父亲幸免于难。
1951年,父亲被调到山东省政府警卫队任班长,后又调至在上海的华东农林部,原准备安排他担任华东农林部首长警卫员,父亲表示想趁年轻学文化,读书学习是他从小的心愿。组织上便将他调至南京华东农林干部学校,边工作边学习,供给制。父亲在上海买了一本《新辞典》带到南京,于南京华东农林干部学校(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工作,完成了初中学业。
1957年,父亲转业分配到南京市物资局所属的煤建公司工作。
1955年,独自一人在山东老家生活的奶奶凭着一张革命军人家属证乘火车来到南京与我父亲团聚。
我的老家在山东德州地区德平县。据史载:德平远古分封,先秦立制,东汉设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汉末文学家祢衡、唐朝诗人孟郊、明朝书法家郭谌等均籍出德平。德平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五十年代后期行政区划调整,德平撤县,老家所在区域划入临邑县。
奶奶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俺生养的不只是你爸爸一个人,那年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不断,奉军收刮,水旱灾、蝗灾多,生的几个孩子没能养活,眼泪都流干了。你爷爷和村里人去闯关东,被日本鬼子抓住当劳工干苦力活,几年后逃回来时已落下病,无钱医治,不久就死了。鬼子打来后日子更难熬,常进村扫荡,大伙逃到村外野地,等鬼子走了,回到村时又饥又渴,家里的鸡被鬼子杀了烧汤,锅里还剩点汤,找到碗倒点汤喝吧,却瞧见鬼子在锅里拉了屎。
你爸爸小时候也差点被饿死。那年闹饥荒,二鬼子又来抢粮,家里揭不开锅。你爸爸趴在俺身上喊饿,俺到别人家要了一口馍给他吃,才活了下来。
70年代初,当年一同出来参军的老乡转业后分配在济南工作的刘稻子叔叔、在南昌工作的张广东叔叔专程到我家看望我爸爸。在一起谈到了战争年代的残酷,为牺牲的战友痛惜,也谈到老家有人羡慕他们到了大城市,后悔当初没有报名参军。“那是因为怕死”!“参加革命就不能怕死”!若干年后,我看到回忆文章,老一辈革命家开国上将王平曾对子女说:“战争年代参加革命,随时都面临牺牲的考验,能够活到革命胜利的,哪一个不是九死一生?”父辈们是战争的幸存者啊。
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父亲总是与人为善,他常对我们说:与人相处,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让别人吃亏。我家与邻居相处都十分和睦,从未发生过争吵。父亲有时带我到他单位去,同事说:你爸爸为人真好。
父亲晚年除了做家务,就是每天坚持读报、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2019年父亲获得国家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在南京生活了六十多年的父亲将南京视之为第二故乡,见证了南京城市的发展变化。他说,五十年代南京紫金山上还有狼,不少地方是土路、石子路。我和弟弟、妹妹小时候每逢南京有什么新变化,新景点他都要带我们去,看长江大桥、南京新火车站等。1970年他骑自行车沿着玄武湖边小路带我们去看新火车站,回来时已是傍晚,看到有人在玄武湖划船打野鸭。
父亲去世时享年九十岁。告别仪式上,父亲生前所在单位领导致悼词时回顾了父亲参加革命后的生平和贡献,评价说:“他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这确实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