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闲来无事,我们一行四人去拜访泗阳的初中老同学,晚上我们就下榻在老同学自己的宾馆里。
早晨5:40闹铃响起,我毫不犹豫地起床,一点也不顾及昨天晚上12点才上床休息。我简单地洗漱一下,也没有打扰其他同学,就独自一人走出宾馆,去寻访我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大运河。
大运河,全名叫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当年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虽说是为了游山玩水,纯属个人私利,但实际上,他也算是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一大贡献。
朋友的宾馆恰好在大运河北岸,我们来的时候就沿着运河大道行驶了三四公里,大运河和我们近在咫尺。要不是时间紧迫,当时我就想到运河边一睹风采。后来,见到十几年不见的老同学,忙于叙旧,然后又是打牌,又是吃饭,抽不出一点空闲,近在咫尺的大运河来不及去拜访,心里一直有一点点的遗憾。
其实,我与大运河是有一段不解之缘的。师范三年,我就在大运河畔读书学习,我的学校就坐落在邳州的大运河畔,名字叫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学校南门就对着河堤,车辆进出必须右拐,只有步行才能拾级而上。躬身几十个台阶之后,面前豁然开朗,大运河就在眼前了。有的时候早晨锻炼,我们就沿着大运河河堤跑步。晚上睡觉,我们都是听着船队的汽笛入眠。就是在白天,我们蹲在教室里学习,运河的汽笛声也不时会传到教室里,一开始都感觉有点刺耳,慢慢地也就适应了。星期天,我会拿着书本,找个清净的地方坐在河堤上读书学习,偶尔还会背起画夹,装模作样地画画写生。听着运河中来往船队的汽笛声,呼吸着氤氲的空气,我的思绪会被那船队带得很远很远。
走在运河堤岸上,晨起锻炼的人真多。这里,既是运河观光带,也是市民健身运动的好去处。跑步的汗流浃背,走路的悠闲自在,跳舞的舞姿翩跹,打拳的气定神闲,每一个个体都成了运河边独特的风景。
我专心致志一路向东,目标是运河大桥。走过画廊,走过儿童游乐园,走过凉亭,走过运动器械区,我到了大桥跟前,却没有发现直接上桥的坡道或者台阶,我只好绕过引桥一路向北,到达红绿灯十字路口,这才拐弯上桥。
拿着手机,我有时走走,偶尔也会跑上几步,不一会我就到了大运河桥上了,视野也随之开阔起来。运河北岸高楼林立,我同学的“开元名都大酒店”就矗立其中,运河中一列船队正在顺流而下,远处另一座圆形运河大桥沐浴在晨光中。运河南岸,有十几座高楼掩映在绿色的田野中,那应该是刚刚启动开发的处女地。
我来到大桥中间,运河船闸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一共有三座船闸,闸门大致呈V字形,把上下游的水位隔开,开启时用液压机左右移动。当时有两座正在蓄水,东西两边的水位有明显的落差。一座正在通航,十几艘船只在船闸里缓慢通行,我看见船老大还在两只船之间互相走动,真有点如履平地之感。
拍了不少照片,记录下我早上的收获,我就原路返回、打道回府了。来到朋友的酒店,再次进入二楼的金色大厅,我蓦然发现在大厅迎门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块“晶王”,玲珑剔透。这是一块产自老同学家乡安峰的一块水晶石,重达1.39吨。大厅的四周,也摆放了一些来自家乡的特产,这一下子让我有点刮目相看了,甚至有一点肃然起敬。
大运河,是好多人的牵挂,尤其是身在国外的游子。在自己功成名就的异乡,在自己创造的“家业”里摆放着家乡的物件,我觉得这与同学在大运河畔创业兴业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巧合,还是远虑,这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