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高二适(十一)
□ 曹洋
四、文化救护①
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断,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强大的文化体系。老庄的道家学说和孔孟的儒家学说,为中国人出世养德和入世救国提供了精神支撑,也为统治者制定治国安民的国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又消弭外来文化的冲击,并将之本土化,比如佛教的汉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墨家的侠骨精神一直没有缺席,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游侠的情怀。魏晋张华诗赞“太子还入荆,美哉游侠士”,李白更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豪情来张扬侠客精神,而诸葛亮、王阳明等文人直接领兵上战场,救国救难。在中国文化构建中,文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成为传承守护文化的核心力量。高二适特别推崇屈原、贾谊、扬雄、陶渊明、杜甫、陈师道等文化名士,他们身上所背负的家国情怀、文化情怀深深扎根于高二适内心。20世纪上半叶,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许多救国道路,诸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蜗居在书斋的高二适提出“以礼治国”的主张,其本质还是“文化救国”理念的延伸。在他看来,文化的命脉不能断,不管在国难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文化的作用不可缺少。1965年9月4日,高二适在致信章士钊时说得分明:
……
抑再有陈者,今世为学,少有发明;浅见谀词,蜚声坛坫,适诚中心耻之,所以二十年来欲求得一为进德修业之计。迩复不知何如。世局纷拏,盖多有可疚心者。
1965年9月4日高二适致章士钊信札
高二适自步入诗坛,即慨叹世不悦学,以学人不能遵守为学之道为耻。几十年来他一直寻求“进德修业”良策,虽然他没有说明是否寻得这个良策,但他始终坚守文化阵地,守护文化不受侵害,他看似平静里的“冲动”以及所表现出的侠客精神,基本上根植于文化的守护力量。
作为旧式文人,或者说被传统彻底征服的高二适,其“进德修业”的理念不会超出传统文化范畴,通过梳理可看出,“礼教”应当是高二适坚守文化的核心思想,其主要表述集中体现在《问礼亭》诗里。
1928年,戴季陶任考试院院长。1932年他在河南洛阳购得南朝永明二年(484年)石刻《孔子问礼图》,并于次年运回南京置于考试院内。戴季陶命人凿石碑镶嵌《孔子问礼图》石刻,且建“问礼亭”一座。碑额“孔子问礼图”由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吴稚晖书写,碑文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撰的《得图记》。1936年初,戴季陶以《礼记》中《大同》一节为韵,以“问礼”为主题征集诗歌。当时高二适初到南京,他的诗歌创作很快得到诗坛认可,高二适分得“之”字。3月,由戴季陶作序,汇诗成册,《问礼亭诗初集》问世。高二适的七言长歌如下:
……
中朝大官秉儒教,诸君讲解得鼎彝。以礼治国致一统,雍容揄扬庶可期。传之万祀供清庙,此亭此石吾所希。琼檐碧瓦资盖覆,凡百执事视此词。
在此诗中,高二适一方面礼赞“礼教”,另一方提出“礼为天下本”的学术主张,由此提出“吾党建国其可施”“以礼治国致一统”的治世理念,高二适在1939年《黄山谷集》题跋中说“平生空有济世志”,1942年又提出维政治与学术是命(此政治非寻常的政治,在第一节中已阐述)。目前没有直接的材料证明高二适此处的“济世志”和“政治”就是“以礼治国”。但高二适在诗中提出“以礼治国”的济世主张,不是出于写诗的灵感,而是从文化的本体出发,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也是1936年,高二适在寄韩国钧信附后录《感愤诗四首》第四首:
我闻在成周,大哉孔子号。诗书六艺文,聊以敦厚报。
中夏故文明,礼乐崇追导。概今世曰非,丧乱剧群盗。
在此诗中,他同样强调“礼乐”“诗书六艺文”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与作用。“以礼治国”的主张在当时纷乱的国难时期显然不切实际,但在文化层面,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守住文化,就能守住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死,中华民族复兴一定会实现。在高二适语境里“以礼治国”本质就是文化治国。虽然具体实践“以礼治国”比较困难,但以礼教救护文明的思想一刻没有远离高二适。例如1940年,他在《国际与中国》第四卷第七期发表的《夜闻子规起而作诗》,其中两句借子规言赞礼教:“古称尔乃望帝魂,蜀人敬礼能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