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联家国梦——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端午诗联作品赏析
2023-06-26 20:2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玉基  
1
听新闻

 两千年流淌况味,九万里飘香美味,三两行蕴籍诗味。端午节,是一个最能唤起家国情怀的民俗节日,江苏楹联研究会发起“粽情端午”诗联征集,全国各地联家诗人踊跃参与,所收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读来心旷神怡。


  以诗联来抒发心声,寄托感情,欢度节日,是最好的活动方式。读罢全部作品,如置身大吕黄钟的钧天乐奏之中,禁不住要写几句点赞。满树繁花,只能采撷几朵,漫天祥云,只能剪裁几片,说是赏析,实是学习。

张项学楹联

端午节

汨罗波腾起龙舟,棹开激浪,舷掠江风,喊声意透诗声忆;

端午祭驱离恶运,蜜粽流沙,香囊熏梦,新韵情衔古韵飞。

赏析:一首很有气势又饱含感情的端午楹联。上联以舟起兴,下联以粽生发,围绕端午特色浓郁的两个物象,将源远流长而又时新鲜活的节日描述得精彩纷呈。整联未写屈原,而以上起的汨罗和上结的诗声相呼应,将纪念的情怀融入其中。又以龙舟开盛景,作媒介,江的现实和忆的遥远,彰显端午节日的意义。下起直抒胸臆,回归端午节日本源,将民间端午风俗尽情演绎。粽的甜蜜,囊的馨香,给端午节日带来诗的意境和梦的憧憬。结句意味深长,新韵与古韵和谐地融为一体,从古到今,端午的魅力越发神奇。

魏艳鸣楹联

题端午龙舟赛

龙虎英雄会,正霹雳弦惊,的卢马快;

江天恣意风,看沙场点将,浪上鏖兵。

赏析:这副联选取龙舟赛的典型画面写端午节,读来明快欢乐,流丽光昌。全联以虚为主,未写龙舟赛的细节,但我们通过作者精心营造的恢宏画面,一幅合力同心、中流击楫、龙腾虎跃、争先恐后的场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上起“龙虎英雄会”写的是人是情,下起“江天恣意风”写的是景是境。然写人融景,写景衬人,江上岸边,舟中景里,交织成一幅壮观的风俗画。上下联化用辛弃疾《破阵子》词意,而赋予新意,两个领字“正”着墨在舟中,“看”着墨于岸上,画龙点睛地给人以现场感和画面感,增强了联作的感染力。“惊”在惊险,“快”在速度,“点”在壮行,“鏖”在苦战,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龙舟赛的精彩和激烈。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着力于炼意炼字炼句,而不着痕迹,轻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卜用可楹联

端午节

恰荷花初放,恰艾叶正青,听处处歌声,水载龙舟逐远浪;

是民俗相承,是哀思不忘,看家家此日,杯擎蒲酒悼诗人。

赏析:作者以时新和追远的思路写端午节,令人起故园情之思。上起以时令物象成句,选取最为典型的“荷”“艾”;下起以源远流长成句,选取最为动情的“俗”“思”,一连串的副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五字句,清新自然。三分句自然过渡,上结落在龙舟竞技,下结落在蒲酒怀人,写出了端午时节的浓郁气氛。水载龙舟的动,杯擎蒲酒的静,形成强烈的对比,端午佳节的主题鲜明生动,全联以“人”为中心,所见,所听,所逐,所承,所思,所看,所悼,无不是人的情怀,因而鲜活而灵动。

袁裕陵词

巫山一段云 端午节登阅江楼感怀

出地一轮涌,朝宗万里流。为书时代颂金瓯,来上阅江楼。

击鼓龙舟竞,浴兰角黍投。行吟屈子问何由?家国在心头!

赏析:作者选取词牌《巫山一段云》写端午节,大有深意,巫山在古楚国,词牌根据楚国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形成,而楚国正是屈原故国。题目为《端午节登阅江楼感怀》,端午时节,登楼抒怀,万里澄澈,一道分明,诗人所想所见,尽付于字里行间。首二句即有大气魄,写出红日东升,大江奔流的宏大气象,既为后二句铺垫,也为升华词意造势。下阙顺延了上阙思绪,拉回到端午正题,以端午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意象龙舟和角黍(粽子)作媒介,进一步抒发家国情怀。“浴兰”即浴兰节,端午节的另一称呼,古时端午有“浴兰”(佩兰)习俗,屈原《离骚》有句:“纫秋兰以为佩。”后二句点明主题,端午节纪念屈原为了什么?“家国在心头!”铿锵有力,慷慨有情。全词意境一以贯之,逐步升华,用词雅致,比兴得法,读来令人起崇敬之思。

陈志强

端午习俗咏

草药香囊胸口挂,雄黄酒水洒墙基。

蓬门犹贴钟馗像,卧榻尚悬蒿艾枝。

湘水万人悲屈子,胥江千古泣鸱夷。

龙舟疾驶眼前过,毋忘戏台观盗芝。

赏析:端午节起源很早,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尽管在流传过程中糅入了更多的内容,但民俗始终是其根基。古诗中有“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端午日宴群臣作诗娱乐,张说有“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李隆基有“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而“端阳”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唐杨巨源诗《谢人送粽》:“到日端阳节又临。”作者选择端午习俗成七律,在作品中别具一格。首联开门见山,以香囊和雄黄酒起句,直击端午主题,端午最早是一个“卫生节”。頜联承起句,以贴钟馗像、挂艾蒿枝续展民俗魅力。颈联则转折有度,从所见转为所思,楚地多以纪念屈原为节日内容,吴地则纪念伍子胥壮怀激烈。鸱夷为皮制的口袋,伍子胥被投江中,此江后被名为胥江。风俗虽各异,情怀自相同。尾联以后世龙舟赛以纪念先贤作结,还引出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白娘子。在我的家乡,每逢端午,老太太们津津有味地讲述盗仙草故事,也算是给端午节日带来更多乐趣。全诗谋篇布局用词谐律虽还有可琢之处,但传承民俗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口。

孙秉中七绝

端午节

苇叶柔长绕指尖,枣红米糯粽香甜。

一年一度端阳节,又把乡愁心里添。

赏析:一绝四句,直击心扉。端午节日,寄托着人们的乡愁,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流畅的思绪,将端午佳节与个人情感融合一起,有感而发,感情饱满,余味绵长。前二句写粽子,思绪从剥叶子到尝味道,“绕指尖”语言清新,生动活泼。一“红”一“糯”一“香甜”,色香味俱全,给人以节日的温馨和欢乐。第三句画风一转,看似平淡,在不经意间,让人想起年年都要经历的端午,今年如何呢?结句的“又”“添”,把千头万绪归结到乡愁。是想起了家乡的山水,想起了家中的父母,想起了儿时的童趣,还是想起了童年的艰辛,作者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我想,经历过岁月风雨的人,在此端午节日,“谁人不起故园情”?

 

(徐玉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楹联学会顾问,中华楹联主评,参与编辑《中国当代楹联评析》等)

标签:楹联;龙舟;龙舟赛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