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刊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3)
同学聚会
方梦凌
鬓点秋霜半世灰,重逢疑似不知谁。
梦中定格芳华旧,犹是青春靓丽时。
【评点】
昔日同窗,多年阔别,重新聚会,生世过半,乍一见面,或不敢认。类似经历,人有难免,读此不禁感慨系之矣。善写人之常情,能使读者产生共鸣,故感人至深。
“鬓点秋霜”,从唐人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句化出。何故用“点”而不用“染”?盖“染”则白发之面积大,与“半世”与“灰”似有冲突。“点”则黑白适中,符合“半世”与“灰”之实情,故精切不移。
“梦中”云云,即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词“不思量,自难忘”之意。
“定格”二字,现代语。然此字面古已有之,唯语义不同耳。故读来无违和感,但觉其精准。
后二句解释“重逢疑似不知谁”之缘故,极为合情合理。此乃“以扫为生”之法,一笔扫去首句之颓唐,生出“芳华”,生出“青春靓丽”来。“旧”则“旧”矣,却毕竟是人生之最亮色。以此收束,诗意翻转,颇具艺术张力。
温 泉
朱少文
溶溶一脉暖如汤,未学安流自沸扬。
最是令人堪爱处,不随世态改炎凉。
【评点】
咏物诗,若止于“物”,虽工到极处,亦只是“好谜语”,非“好诗”。“言止有物”,恰是“言之无物”。所谓“言之有物”,要须言外有人,言外有哲理。此诗好在借“温泉”批评世俗之人。“温泉”之“热”与“冷”,皆出于自然。“世态炎凉”,人则否也。“温泉”之贤于世俗之人多矣!
黄山人字瀑
知艳斋
宛转灵源绝俗尘,苍崖素练趣尤真。
横空一篆堪回味,要做清清白白人。
【评点】
此诗好处同上。佳句亦在后半。惟上首“不随世态改炎凉”是否定其反面,而此首“要做清清白白人”则是从正面提倡,作法不尽相同。
纤夫吟
赵宝海
沉沉号子压雷低,身似弯弓倒影齐。
纤道如绳云路窄,拉圆旭日向天西。
【评点】
此诗无一字不切,无一字不工。
纤夫劳苦,号子安得不低沉?观者动容,心情安得不沉重?此即“切”。而以“压雷低”形容之,此即“工”。
逆水牵舟,吃力可知,背影安得不似弓?人单力薄,众心可恃,倒影安得不整齐?此亦“切”而“工”。
“纤道”多在江边山崖上,故曰“云路”;其道只容一人,故云“窄”。而逆水千里,纤道如之,既细且长,犹如绳索。而拉纤以“绳”,曰“纤道如绳”,即有就近取譬,不假外求之妙。此亦“切”而“工”。
末句“拉圆”二字,既开启下文“旭日”,又照应上文“弯弓”,且“纤”本须“拉”,此亦“切”而“工”。“旭日”东升,江河东流,船只逆水西上,方须纤夫牵挽,拉日向西云云,此又“切”而“工”也。
邻 居
朱继文
隔篱各自种桑麻,你酌清醅我酌茶。
蜂蝶追花过墙去,原来春色不分家。
【评点】
此从唐人王驾《晴景》诗翻出。王驾诗曰:“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原作好,此作翻得亦好。原作好在有悬念,此作好在有共识。
取古人名作以翻案,犹武林高手“借力打力”,亦是创作一法门。悟得此法,则古人有几多好诗,我亦能有几多好诗,何忧好诗尽被唐人做完?
早 春
楼立剑
嫩寒浅暖未均匀,小院风情已逗人。
才有桃花三两朵,却教蜂蝶炒成春。
【评点】
一、三两句扣题。三、四两句出彩。
三两朵桃花,只略有春意;得蜂蝶炒作,居然春光烂漫矣。“炒”字炼得妙!套用王国维《人间词话》语以评之:着一“炒”字,而境界全出。
小女跳皮筋
刘晓宁
花步轻盈不起埃,皮筋扯树笑颜开。
忽闻小雀急相告,别把我家摇下来!
【评点】
写儿童生活,生动活泼。有童心,有童趣。“小雀”,亦鸟中儿童也。“别把我家摇下来”,恰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