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削藩”反被藩王“削”的建文帝(下)
2020-09-04 09: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朱棣虽然没有赶得上跟随父亲朱元璋打天下,但建国后指挥平定北方边患,对新政权的巩固是立下汗马功劳,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见朝廷将50万大军交由李景隆指挥,不免大喜,对身边人说:“昔日汉高祖刘邦只能带兵10万,李景隆是何等才能?朝廷这样做,正好是在帮我,变相增强我的实力。”这一年的冬天,朝廷军队果然被朱棣的燕军打败。

直到此时,建文帝才感到有点害怕了,“帝有惧色”,他深知自己的这位叔叔是个利害角色,不似其他几位叔叔容易降服。建文帝骑虎难下,这“削藩”一事还能不能继续做下去?

朱棣一边把前来“削藩”的政府军打得大败,一边又上书给建文帝,揭露齐泰、黄子澄二人的罪行。为了缓和矛盾,建文帝将齐、黄二人官职给罢免了,以表示对燕王意见的尊重,但实际上还是将二人留在京师,秘密参与朝政。此外,他还让李景隆给燕王去信,意思是说,齐、黄二人已经被罢免流放了,你朱棣应该退兵了吧?

此时的朱棣,已经杀红了眼,那里肯刹车罢休。加之他后来知道齐、黄二人根本没有离开皇帝身边,知道朝廷是在用“缓兵之计”,就索性加快了向南方进军的速度。他要杀向京师,直至“清君侧”、活捉“奸臣”为止。

当初准备“削藩”时,建文帝与齐泰、黄子澄商议,总以为集全国“六师”之军力来降服一个藩镇是很容易的事,等到朝廷军队被朱棣的燕军屡屡打败、北方大片国土被朱棣控制占有时,建文帝虽然有些惧怕后悔,但他是皇帝,占据舆论主导地位,竟下诏把责任全部推到几位皇叔身上:“邦家不造,骨肉周亲屡谋僭逆”,列数周王、齐王、湘王等图谋篡逆的罪状,同时表白自己与朱棣这位皇叔关系“最近”,没有忍心去处治他,想不到他竟“称兵构乱,图危宗社”。朱棣这样做,是对天地、对祖宗的犯罪,“义不容赦”。建文帝号召“中外臣民军士”,要“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他向全国发出了战争动员令,更像是一道“勤王”令。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由于谷王朱橞及李景隆的投降,燕兵打进南京,占领了都城。在战乱中,“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建文帝“削藩”行动,终以被藩王反“削”而告终。

朱棣攻打进南京城后,下令安抚军民,同时搜索逮捕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这时,齐泰早已化装逃跑了。

齐泰平时都是骑一匹白马,十分显眼威风,京城人都知道。在逃跑时,齐泰害怕别人认出他,就想了个点子,把自己心爱的白马用墨汁涂成“黑马”。“黑马”驮着主人不断奔跑,加之天气炎热,马也容易出汗,很快,“黑马”身上的墨汁开始被马汗浸透,墨汁逐渐褪去,“黑马”由开始的黑色变成了花白色,直至还原到原来的白马颜色。老百姓们有人认出来了,就相互传话说:“这是齐尚书的白马呀!”消息很快传了出去,齐泰就这样被活捉、羁押了起来。

齐泰与黄子澄、以及宁死不为朱棣起草诏书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被朱棣处死灭族,其他“坐奸党死者甚众”,朱棣终于实现了“清君侧”目的,同时也把侄儿皇帝给顺势“削”掉了。

朱允炆前后只当了4年皇帝,他让自己在自己发动的“削藩”内战中度过了这4年,最后是血本无归。如果当时按照齐泰的思路,直接从燕王朱棣下手,拿下朱棣,其他几个藩王就不战自败,那么结局也不至于输得这么快、这么惨。但黄子澄认为,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这些藩王,先帝朱元璋在世时就不安分守纪,枉法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要问罪,就应该从这些人开始,尤其要先拿周王朱橚(sù)开刀,因为他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又是燕王朱棣的胞弟;如果削掉了周王,就是卸掉了燕王的手足,使朱棣孤立无援。两个书呆子一合计,就按照黄子澄的思路来实施,建文帝竟然也不与其他大臣商量,就贸然同意了这个计划。

他们自以为这种先他王、后燕王的策略是高明的,实际上是犯了“打草惊蛇”的严重错误,反而给了最想削掉的藩王朱棣以更加充分的准备时间和理由。所以朱棣可以装病,可以将自己的三个儿子从容从京城召回,可以在自己的王宫中暗伏800名勇士,可以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他要“清君侧”了。

刀光血影是吓不住久经沙场的燕王朱棣的,他所在的燕京就是当年元代大都,他曾经面对的敌人是强劲而又彪悍的北方游牧铁骑。目前对付自己非常熟悉的政府军队,又何足惧哉!

建文帝的“削藩”举动也曾遭到过大臣们的异议反对。据《明史》卷一百五十《杨砥列传》,当时作为湖广布政司参议的杨砥曾上书建文帝,指出:“帝尧之德始于亲九族。今宜敦睦诸藩,无自剪枝叶。”希望建文帝向尧舜学习,与诸藩王和睦融洽相处,不要“自剪”同是一棵大树上长出来的枝叶。但杨砥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应该说,建文帝开始削藩时,借助朝廷皇权威势和政府军力量,进展还算顺利,也把朱棣给震慑了,所以只好谎称自己得了重病了,饮食起居都很困难。一方面是为了麻痹皇上,一方面也有希望皇上放他一马的意思。建文帝看了朱棣的书信后,也曾动过恻隐之心,觉得事情适可而止就行了,并且准备把朱棣“换防”到南方江西一带当藩王。

在“削藩”进入决战性阶段,建文帝对齐泰、黄子澄二位说:“朕即位时间不长,就连连罢黜诸王,现在又要削弱燕王的力量,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呢?”

但齐、黄二人执意要继续干到底,不能半途而废。黄子澄说:“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意思是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建文帝却坚持认为:“燕王智勇双全,又善于用兵,现在虽然病了,但在短期内要想扳倒他是不现实的”。

齐、黄二人也觉得皇上说的也有道理。就这样,建文帝亲自发动的轰轰烈烈“削藩”行动,刚开始不久,又被他按下了“暂停键”,而不是一鼓作气,将“削藩”进行到底。这再次暴露了建文帝“削藩”计划是仓促上马、漏洞百出、没有通盘战略考虑,把“削藩”这等流血死人、牵涉统治集团重大利益的大事视同儿戏一般,说“削”就“削”,说暂停就暂停。殊不知,自古“削藩”都是要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殊不知,开弓是没有回头箭的。

作为朝廷最高决策层,作为一国之君,建文帝在决断关涉国家稳定安全重大国策时,理应打一套组合拳,一鼓作气干下去,切忌瞻前顾后,当断不断。正是因为“削藩”断断续续,导致夜长梦多,最后引火烧身,玩火者自焚。

燕军在快要攻入南京城、打到龙潭的时候,建文帝曾派遣大臣去与诸王叔们谈“割地”停战一事,结果是,那些之前被他或罢免、或废黜的藩王叔叔们都聚在了一起,“皆不听”,坚决不理这一套,他们现在都听“四哥”燕王的。

据《明史》卷一百五十一《茹瑺列传》载:燕兵至龙潭时,建文帝派遣兵部尚书茹瑺及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诣燕军议和。茹瑺等见到朱棣后,“伏地流汗,不能发一言”。这些朝廷命官们见到燕王朱棣,竟然吓得大气不敢出、冷汗直冒。

朱棣却很淡定地对他们说:“公等言即言耳,何惧至是。”意思是说,你们有话就说嘛,至于害怕到这种程度吗?言语中,充满了蔑视,也充满了霸气。

久之,茹常他们才向朱棣表明奉诏割地讲和一事。

朱棣听后,哈哈大笑,说:“吾无罪而削为庶人,今救死,何以地为!且皇考封诸子,已各有分地矣。其缚奸臣来,吾即解甲谒孝陵归藩。”意思是说,我们本来就有已故父亲给我们的封地,现在只要朝廷把奸臣们绑缚法办了,我明天就去明孝陵祭拜一下父母亡灵,然后就回到北方自己的藩地。

茹瑺等“唯唯”顿首,还朝复命,但已经来不及有下文了。

燕军势如破竹,攻入南京城后,各城门很快全部被燕军把守。朝廷大臣们,有许多人只好“缒城”逃亡,即用绳索从城墙上慢慢滑溜下来,狼狈不堪,据载,当时有40多位朝廷大臣就是这样仓惶逃命的。

建文帝是否安全逃离都城南京,还是被皇宫中的大火给烧死,一直都有不同说法。《明史》卷一百四十三载,当金川门开启时,一个“有道术”、名叫程济的和尚从此出亡,“或曰帝亦为僧出亡,(程)济从之,莫知所终。”所以,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个迷。据《恭闵帝本纪》,在滇、黔、巴、蜀一带,“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但朱棣在登基之前,还是煞有介事地举行了“葬建文皇帝”仪式。大概是从被焚毁的皇宫中,找一具被烧得如碳灰一样的残骸来权且充当而已,以达到遮人耳目的政治目的。

1996年的11月中旬,我曾来到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境内的狮子山,参加全国民俗学会议,利用会议期间进行了考察,发现那里有许多关于建文帝的传说与遗迹。后来撰写一文,曰《亦帝亦僧亦为仙 半史半野半相疑——明代建文帝的传说及其历史民俗》,发表在《东南文化》杂志1998年第三期上,收入我的《传统与现代》一书中。

明代的这场“削藩”战火由建文帝朱允炆引起,最终换来的却是藩王朱棣的横扫南北、攻占京师、夺取皇权。就在占领南京的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在诸王群臣“上表劝进”下,在拜谒了明孝陵后,在奉天殿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乐”元年(1403年)。

值得注意的是,朱棣当皇帝后,完全不承认朱允炆执政的4年即“建文”年号,而是把这4年强行归到“洪武”年号名下,将“建文四年”改作“洪武三十五年”。

洪武大帝朱元璋已经于洪武三十一年驾崩,“洪武”年号自行消亡,并且已由“建文”年号连续。朱棣为了彻底抹去朱允炆的皇帝生涯,达到彻底否定、全盘推翻目的,竟然枉顾历史,借来“亡灵”以达到他的政治报复目的。在七月于南郊“大祀天地”后,朱棣下诏曰:“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成法,一复旧制。”把建文帝的4年给一笔勾销,从而彻底否定朱允炆政权的合法地位与实际存在,企图让历史承认他是从父皇手中接过的皇位,而不是从侄儿手中抢夺来的皇位。这种为自己皇位“正名”的手段之拙劣,可能当时朝野会出现噤若寒蝉现象,但却令后人可笑,历史也是不会承认的。

到了清朝乾隆元年,清朝政府为建文帝朱允炆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所以在清代人张廷玉等编撰的《明史》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内容是以《恭闵帝本纪》名称出现,并且坚持还原并承认朱允炆的4四年皇帝生涯,还历史以公道与真实,藩王朱棣企图全盘否定建文帝的阴谋终究不能得逞。

纵观中国历史,“削藩”是因诸侯王藩镇势力太强、对朝廷中央政权产生威胁而起。明朝的“削藩”是在朝廷没有准备好、诸藩王又没有对中央政权造成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建立在建文帝朱允炆一己之狭隘的皇权尊严基础上,没有经过精密筹划,所以注定要失败。

“削藩”成功与否,都要通过战争,以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来收场。汉景帝的削藩,引起“吴楚七国”叛乱。吴王刘濞率先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旗号,联合其他六路藩王造反。朝廷虽然诛杀了提出“削藩”主张的晁错,但也没有避免战事的爆发。历时三个月战事,吴王刘濞被杀,叛乱才算平定。从此,汉景帝免除了诸侯藩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削减了王国官吏,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从而进一步加强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应该说,汉景帝的“削藩”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换来了“文景之治”,结局是成功的。

之后的唐代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都在做 “削藩”文章,但因为“节度使”制度的存在,为藩王做大做强提供了先决条件,“藩镇”几乎是一个独立王国。朝廷虽屡次“削藩”,但最后仍然是不成功,李唐王朝最终也被藩镇朱全忠所取代,历史进入“五代”时期。

清康熙帝也曾“削藩”,但引发了“三藩之乱”,历时八年才平定,从此,清朝实行中央政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这种中央集权式管理,对后起政权有启发作用,也算是“削藩”换来的一点历史经验和教训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保证大明国祚绵长,亲自设计、制定了多项重要政策,并以“宝训”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后代子孙严格遵守,其中分封“宗藩”就是一项重要国策。朱元璋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三次共封25人(24子和1个从孙)为藩王,分镇全国各地。据《明太祖实录》,朱元璋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自家血脉宗亲来构建起庞大的藩镇网络体系,以永葆朱明江山稳固。谁知祸起萧墙,由“皇太孙”成长起来的建文帝自导自演的“削藩”行动,最后以他自己被藩王反削、直至难觅生死踪影而收场。

历史再次告诉人们,“削藩”有风险,“削藩”需谨慎,“削藩”与“反削”是封建社会的一对死结,只有随着封建帝制的彻底消亡才宣告它的真正终结。

束有春

2020年9月1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朱元璋;皇帝;朝廷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