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获悉,6月24日,南通港区岸电智能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是全国首个市域岸电智能管理平台,岸电使用数据同步共享海事、交通、大数据等管理部门及沿江码头单位,为系统化提升南通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提供靶向施策的信息技术支撑,在南通全市初步形成了船岸共通、全港共享、全域共管的岸电管理新生态。
一屏统览全港
今年1月以来,南通海事局与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动沿江非危码头安装智能岸电模块,5月辖区75家非危码头全部安装到位,实现智能岸电设施100%全覆盖。该模块可在线监控船舶岸电使用情况,记录船舶用电数据、用电时长、岸电规格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南通海事局、市交通运输局、中天科技集团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联合打造南通港区岸电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运用“AIOT物联网+大数据”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实时读取智能模块岸电信息,以3D立体图标形式标识全港岸电设施,其中闪动的绿色光圈代表岸电桩正在使用,红色光圈代表岸电桩暂停使用,点击岸电设施还可显示该岸电设施的参数和用电动态数据。除在线监测外,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智能统计和辅助决策功能,将岸电管理由每个岸电桩的“点”扩展至全港区岸电总体情况的“面”,实施展示码头岸电使用能耗排名、月度用电统计、近7天用电统计、智能模块采集情况、全辖区岸电使用统计分析、岸电桩工况统计分析等信息。
一平互联全域
平台以全港共享为原则,为各个监管部门及码头开通了账号,统一了南通港区岸电数据来源,避免了因各个主管机关统计路径不同造成的数据偏差,为各主管部门、码头共治共赢搭建了数据共享的“桥梁”,使岸电推广应用从各主管机关的“独角戏”变成全主体协同推进的“大合唱”;平台以船岸互通为目标,主动对接“船E行”,使岸电管理由码头端延伸至船舶端,打通了船岸监管链条。
6月中旬,平台初步完成与“船E行”船舶岸电模块的对接工作,为南通港区岸电设备开通岸电使用二维码,船员只需轻轻一扫,即可完成用电监控、预约接电、豁免申请、故障报告、岸电信息查询等操作,简化了船岸接电流程,为船舶使用岸电提供了信息化便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朱璇 通讯员 陈诚 滕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