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葛以云从银行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因助人为乐被泗阳县文明办评为泗阳县第八届“泗阳好人”。
2022年,葛以云被泗阳县人民检察院聘为首批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随后又被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招募为首批“益心为公”志愿者,不同的身份,践行的却是相同的职责使命。
葛以云自称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有着浓厚的“恋土情结”。近年来,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种粮收益低,农民自发转向经济作物。二是耕地流转后,会从事就地挖塘养鱼、大棚种植等经济活动。三是监管惩处不到位,对于明显违规的农地利用现象未进行严厉处罚和彻底有效的整治。在检察机关耕地保护座谈会上,葛以云以“益心为公”志愿者身份进行了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提高了“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他找到了日常调研服务公益事业的契合点。
泗阳县来安街道张束居委会辖区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超过430年。2021年7月初,葛以云在例行巡查中发现,因周边积水和水稻田的影响,两棵古树出现枝叶发黄枯萎,濒临死亡。他很快将这个情况形成材料报送给泗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到现场对两棵古银杏树进行勘验。在检察院随后组织的保护古树名木听证会上,葛以云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经过各方努力,两棵古树保护计划顺利实施。如今,两棵古银杏树已重新焕发生长活力,再现昔日枝繁叶茂的景象,见证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成果。而在参与这起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葛以云也受到宿迁市人民检察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的表彰。
在“益心为公”经验交流会上,葛以云满怀豪情地表示,他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活动,在履行“益心为公”工作中干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