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不法分子冒充民警给邻村的李大娘打电话,声称她儿子涉嫌犯罪,需要缴纳‘保释金’。李大娘惊慌之下信以为真,到银行准备打款,幸好被工作人员发现,才避免了财产损失。”近日,在泗阳县裴圩镇东南村的法治大讲堂内,村法律顾问徐继光正用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为村民普法。通过村(居)法律顾问通俗易懂的“以案释法”“释法明理”,村民不仅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近年来,泗阳县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要求,高度重视乡村普法工作,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化、阵地多级化、力量多元化”乡村普法工作格局。
深度挖掘乡村“红色文化”、民俗传统、非遗技艺等珍贵资源,将法治元素融入其中,引导群众参与创作独具特色的“法治+传统”文化作品,寓教于乐、贴近生活。
创新“1+N”网格化普法模式,即,由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组成一个普法“小网格”。线上搭建网格群,为村民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线下打造网格工作落脚点,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工作。
牢牢把握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机遇,不断强化线上普法力度,精心打造“法小S说法”“皮皮侠普法”“萌小警普法”等一系列线上普法特色品牌,聚焦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短剧”形式,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
(骆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