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司法局以法治之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11-13 22:0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华渊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无锡市锡山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在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保护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法治建设核心竞争力,加快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步伐,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铺好轨道。

  一是打好“审核牌”,把稳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对《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等涉产业发展文件积极落实审核“快车道”机制,与起草单位共同研判政策措施合法性、适当性、可行性等方面问题,从快出具审核意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建设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专项调查问卷活动,拟对《区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等两件涉企政策文件进行修订,及时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将《无锡市锡山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列入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主动靠前参与新质产业规划,对在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政府合同进行审查管理,做优法治统筹前端工作。今年以来,共审核涉及新质生产力各类文件(项目)10余件,累计提出审核意见建议20余条。

  二是打好“服务牌”,紧盯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完善企业信息修复机制,联合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制发《锡山区健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机制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实施“三书同达”,累计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379件(包括开展“三书同达”的案件数),为企业创新提供法治保障。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邀请企业代表参加全区加强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安全感。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联合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律协分会召开全区律师行业服务经济发展大会,部署开展“法润千企”活动,在区律协设立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服务工作委员会、区招商护商工作联络站,走访调研企业180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三是打好“融合牌”,强化新质生产力基础支撑。进一步放大锡山商会民商事调解品牌效应,将固化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电动车行业领域,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选聘首批10名人民调解员组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专家库,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争议解决途径。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181起,其中安镇司法所调处一起某电动车企业与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涉及金额8500万元。加快布局涉外法治工作,将电动车产业作为“小切口”,依托长三角(无锡)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优势,发挥德恒、开炫、崇宁等律师事务所深耕涉外业务专业优势,支持区律协分会、德恒所作为“跨境电商+电动车产业带”公共服务机构进行项目签约,做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服务。

  (华渊)

标签:法治;生产力;科技创新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