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丹丹)10月14日下午,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启动暨培训会议在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大报告厅举行,64个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正式公布。
据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列。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南京在前两届省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表现不俗,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表示,今年全市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的申报采取区级推荐、市级评审的形式进行,全市各区和直属单位共申报了110多个项目。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通过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培育项目申报管理平台对申报评审过程进行全面指导和管理。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所有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后,最终遴选出20个重点项目、40个一般项目及4个重点委托项目。
浦口区行知小学此次申报的项目是“扎根乡土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也是本次20个重点项目之一。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告诉记者,该项目以陶行知教学思想为指导,攻关乡村教育发展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创新、教师队伍成长等问题,助力乡村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指导专家,无论是在项目顶层设计还是在推进过程中,都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对我们很是珍贵。”杨瑞清笑着说道。
近年来,南京市累计获批41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和4个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发展创新中心,28个新优质初中,28个小学特色文化项目,23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南师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列入首批20所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在两届省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表现不俗。在2013、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市共有146个项目获奖。在2014年、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中,南京市有21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18个,获奖总占比位列全省首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先,被省教育厅正式推荐给教育部成为国家级实验区。
对于基础教育发展,张利明也提出了三点要求:充分认识优秀教学成果项目培育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价值;科学谋划南京教学成果项目培育工作阶段推进的顶层设计;不断规范教学成果项目培育全程全面全员的过程性管理。“期待通过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到2030年,全市力争累计新增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成果奖不少于8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不少于30项。”张利明说道。
会上还下发了《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后期,市教育局还将组织人员通过系统指导、专家引领、项目改进、成果凝练、交流推广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育,为项目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强的力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