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农商银行 “四强四力”稳步推进,“夏日营销”成果显著
2020-10-27 19:50:00  作者:刘阳洋 潘浒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泰州农商银行以“金融为民、客户为本,精准施策助力‘六稳六保’”为工作要求,以劳动竞赛为抓手,以“三访三增”为依托,持续研判疫情发展形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加强谋划、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夏日营销”活动,在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把握机遇、管控风险、推进发展。截至9月末,实现走访人次12000次,共计走访“百行进万企”4064户,新型农业经济体328户,个体工商户3688户,“百行进万企”走访率86.74%,新型农业主体走访率58.26%,个体工商户走访率76.75%;贷款余额较6月末净增6.8亿元,对公户数净增41户,个人户数净增669户。

强化思想认识,明确定位,增强团队聚力

当前,泰州农商银行正处于转型攻坚期、矛盾多发期、改革深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此次专项劳动竞赛的开展无疑成为破除当前难题的一大契机。

该行成立专项劳动竞赛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强化领导,督促全行全力投入到竞赛考核中。同时,安排专项知识培训,以激情营销为抓手,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从“不敢为”到“我能为”。

泰州农商银行三大区域总部根据地区特色,组织辖内支行召开“夏日营销”专题动员会,营造全员营销工作氛围。海陵区域总部举行“激情夏日,聚力营销”活动,将辖区支行划分为城东、城中、城西三个战队,拉响劳动竞赛战斗号角。高新区域总部开展“清凉一夏、阳光普照”为企业解酷暑送清凉营销活动,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战区,吹响劳动竞赛冲锋号角。高港区域总部开展“迎国庆、展风采、争奉献”盛夏全员大营销活动,成立支行行长先锋队、党员代表先锋队、客户经理先锋队、员工代表先锋队,合力打赢夏日营销突围战。

强化“金融+”方法,创新模式,增强营销活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计划方案。目标定位明确后,抓好落地实施是关键。泰州农商银行强化“金融+”方法,并明确本次工作的重点在城区市场,抓手在做小做散。

“金融+社区”,聚焦主责主业。该行成立普惠金融工作小组,大力推进“阳光E贷”工作进程。通过民主评议、信息收集及额度评定前期工作,获得可接近、潜在客户“预授信”名单。客户经理采取“白+黑”模式,利用下班时间,与村干部、社区联络人“送授信”上门。让金融走进社区,贯彻落实“支农支小”工作方针。9月末,整村授信累计已完成102个村,涉及1648个组、262778人、73113户,导入系统授信35307户,金额42.2亿元。“阳光E贷”已签合同的有856户,比年初增加734户,金额12360万元,比年初增加10756万元;已用信486户,比年初增加397户,金额5152万元,比年初增加4264.15万元。

“金融+党建”,党建引领业务。以党建资源联用共享、党员队伍联抓共管的方式,实现党组织优势互补,把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推进该行业务发展的实绩。一方面签订党务共建协议。该行5个党总支、26个党支部分别与辖区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区等各级党组织签订了党务共建协议,加强政银合作。另一方面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营销过程中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先,不断增强团队战斗力。

强化客户导向,深挖需求,增强产品黏力

挖掘需求,坚持客户中心。一是分类施策,及时跟进、走访,根据客户知识水平、接受新生事物能力、金融需求等特征,推介匹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二是产品创新,依托前期走访及市场调研,该行推出“增额保”“巾帼荣誉贷”“存E贷”“税企通”“无还本续贷”“抵押信用贷”等产品,加大经营性、消费性贷款投放,实现有效获客、活客和留客。

科技赋能,加快线上投入。一方面深耕手机银行、收单业务两大核心,力推贷记卡、社保卡两卡业务,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功能,抓好线上营销等活动的组织。另一方面敢做敢放线上贷款,在保持线下贷款优势的基础上,把更多的产品向线上迁移,大力开发“税易通”“金易通”“泰易贷”等线上产品,9月末,线上贷款占比显著提升到26.34%,由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转为比年初提升16.04个百分点,大大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考核监管,结果反馈,增强营销合力

统筹把握风险防控。一方面适当放宽授信要求,在当前信用风险监督体系较好的环境下,加大信用贷款及“首贷户”的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深入推进信贷管理模式转型,严格贷款“三查”,加强贷款统一授信和行业集中度管理,筑牢新增贷款风险防护墙。

制定合理考核机制。开展“周周比、月月评、季度赛”考核测评,对全行手机银行、优质收单商户、贷记卡、阳光E贷签约数、线上贷款业务占比等指标按周倒排任务,每月总部评比,按季度全行测评,对完成较差的支行和个人实行约谈机制。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考核序时到位。

刘阳洋 潘浒

标签:营销;劳动竞赛;走访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