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专题】南京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展暑期志愿实践活动
2023-08-22 14:15:00  
1
听新闻

  为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近日,国际教育学院学子以饱满的热情扎根基层,践行“学以致用”的校训,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投身乡村教育

  在河南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支教团中,软工中外222班的孙凤遥迎来了自己的首堂课——《吹不开的球》。站在讲台上,她以自己名字的由来为引子,为学生展开了一堂生动的自我介绍,以此导入他的教学世界。在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中,孙凤遥也尝试走进学生的生活,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无论是听学生讲述小浪底的故事,还是在课后与他们一同下象棋,孙凤遥都体验到了教学之外的乐趣。特别是在课余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李阳孙凤遥深深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她说:“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一同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助力特殊群体

  盐城市学富镇地处盐都区西部,持证残疾人家庭达千余户,其中家庭收入低、劳动力缺乏等困难情况普遍。软工中外222班的魏钰洁跟随志愿者们到了联河、蒋河等村内,与残困家庭老人们促膝谈心,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近况和遇到的困难,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对走访对象家中的线路、开关、插座、家用电器等开展全面排查,规整凌乱线路,收集和简单处理检查出的问题,后续开展维修和更换,确保老人们用电安全。

  传承红色基因

  在无锡市北大街街道梨花社区,学子们面向社区内的少年儿童筹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程,主要。通过将重大历史事件融入戏剧、音乐和绘画等富有创意的表现手法,他们让红色故事生动起来,深入孩子们的心中。面对一群好奇而热情的孩子,学子们发挥了极大的创意,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吸引眼球的游戏。借助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学子们使红色文化深入儿童的日常,让他们在玩耍中学、在学中成长。(南京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周骏)

标签:乡村教育;投身;学子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