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江苏公安2020年“成绩单”来了
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7%,创历史新高
江南时报讯 1月10日上午,在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江苏省公安厅召开“向人民报告”媒体见面会。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尚建荣向社会通报2020年江苏公安工作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江苏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全力以赴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7%,创历史新高。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常住人口超8000万、流动人口超2000万的大省,江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
守牢社区社会面防线是阻击疫情传播的最大保障。全省公安机关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优势,组建数据战队24小时不间断比对分析,研发宁归来、苏城码、锡康码等电子码证,用大数据精准制导,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实行高等级巡防勤务,每天保持5.5万巡防查控力量在岗在位,检查1500余万辆车、2900余万人,在全省拉起了一张立体化信息化防控大网。
面对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江苏公安坚决打好外防输入持久仗,牵头负责驻沪工作组,组织1000余名警力参与驻京、驻昆山工作,全天候接转入境来苏返苏旅客14万余名,形成从舱门到家门的闭环防控,以入境人员“零传播”的优异成绩温暖了回家的旅途。
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上,都可以看到江苏公安民警忠诚履职无畏担当的身影,期间全省有4名民警、5名辅警倒在抗疫一线,他们的名字都永远刻在公安抗疫群英谱上。
做强主责主业
全力打好违法犯罪歼灭战
平安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江苏公安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全面小康。
勇于斗争,扫黑除恶取得累累战果,始终保持对黑恶违法犯罪压倒性进攻态势,打掉了一大批涉黑组织、涉恶集团,省公安厅连续2年被全国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攻坚克难,打击暴力犯罪取得重大战果,去年全省现行命案全破,八类严重刑事案件破案率创历史最高,达97.2%。破获全国命案积案200余起,其中20年以上命案积案70余起,达历史最高。
持续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数达历史最高,同比上升70%,冻结涉案账户59.4万个、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9.4亿元,有力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紧盯“盗抢骗”犯罪,组织开展“蓝剑”“汉风”“雷霆”等行动,有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省“盗抢骗”破案上升7%,发案同比下降18.3%。
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护航2020”、涉税犯罪“百城会战”等专项行动,破获经济犯罪案件8032起,挽回经济损失50亿余元。重拳打击金融领域犯罪,积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破获案件8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4名。
据统计,去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6.3%,破案数上升5.4%。
全力打好公共安全整治战
公众安全感保持四连增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去年是国务院对江苏安全生产督导整治“一年小灶”时期,全省公安机关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群租房、危险物品、寄递物流、水域公共安全、重点目标等六大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了一大批风险隐患。
去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和17%,严查大客车超员1.3万起、大货车超限超载18.3万起。深入排查整治群租房内安全隐患,共新登记群租房13.9万户、租住人员204.7万人,租住人员信息登记率保持在95%以上。
我省电动自行车保有量3000多万辆,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发生的涉及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一半。为此,我省公安机关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出台全国首家电动自行车管理省级地方法规,率先实行强制佩戴安全头盔。一年来,全省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4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
制定《江苏省渣土车等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组织渣土车等工程运输车集中整治,开展“净尾亮号”行动,推行路口“右转危险警示区”,全省涉及渣土车交通违法同比下降19%。
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江苏公众安全感已连续4年攀升。
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新升级
全省公安机关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线上线下并举,不断研究推出惠民利企改革举措,努力增强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苏省市公安机关都建立了为企业提供“清单化、一体化、规范化”服务的合成服务中心,为744家境外园区、企业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讲、风险提示、证件办理、应急服务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海外企业和人员合法权益。
建设完善省市公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用户3300多万,服务人次1.98亿。研发应用网上统一可信身份认证系统“苏证通”,破解网上身份认证难题,赋能支撑内外184个政务服务系统,累计提供实名认证服务3930万次;制作签发常用电子证照约2.2亿张,7类电子证照实现长三角范围内共享应用,长三角跨省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户籍证明事项在线出具落地惠民。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思伟 许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