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人渴望走进课堂却报不上名 专家建议开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2020-12-24 23: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  
1
听新闻


一座难求!越来越多的老人渴望走进课堂却报不上名

专家建议开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江南时报讯(记者 尹丹丹)最美不过夕阳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走进老年大学,重拾“背着书包上学堂”的乐趣。

银发一族
重拾书包上学堂
  六旬老人张凡是南大老年大学的学员之一。2016年退休的她,在朋友的指引下前往南大老年大学重新体验学习的快乐。“最开始是想学习外语的,但每天背单词、交作业太繁琐了,坚持不下去,之后开始学习摄影,现在我不仅能拍出像样的照片,还会简单PS一下,让照片更好看。”张凡笑着说道。
  宽敞的教室内,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五六十位双鬓斑白的学员安静地坐在下面,听着各种新奇知识,这便是南大老年大学的上课日常。在张凡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很传统,也很有意思,能让人瞬间回忆起青葱岁月的学习场景。
  “我们是一周上一次课,平时大家还会结伴外出采风。自从报名到老年大学上课之后,我的退休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趣了。”张凡说道。
  老年大学的老师也以退休老人为主。张杰是南大老年大学的摄影老师,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就很喜欢摄影,2013年退休之后,便选择来到南大老年大学担任一名摄影老师,随后又在南航老年大学、江苏省青春老年大学同时任教。“我是真的很喜欢摄影,也愿意带着众多和我一样的老年人去拍摄。与此同时,忙碌的生活也让自己觉得很充实。”
一座难求
众多老人犯了愁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执着求学,老年大学“一座难求”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扬州老年大学去年9月份报名时,为在第一时间抢到入学名额,晚上11点多就有人在校门口支起了帐篷,到了次日凌晨5时,校门外已有上百人排队。如此震撼的场面,使得老年大学“入学难”的问题再度引起热议。
  首先,“入学难”源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不久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34.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2%,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从各设区市的老龄化情况来看,苏南、苏中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北地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五个设区市为南通、镇江、泰州、无锡、扬州。省卫健委副主任邱泽森估计,到2025年江苏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7%。
  其次,“入学难”也源于老年大学本身供不应求。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省老年大学和学校有1.2万家。除去面广量大的农村老人、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困难的老人等,1.2万家的学校规模确实无法满足1000多万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此外,部分老学员“不肯毕业”也加剧了紧张状况。张凡告诉记者,有些学员与老师关系很好,就一直待在班里不走,占用了其他老年人的名额。张杰也证实了这种情况,他表示,有些老年人学习新事物较慢,已经在班上待了好几年。对于这种情况,校方只能多开设一些班级,让更多老年人入校就读。
“下沉办学”
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为了化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我省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苏州吴中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开办老年学苑,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老有所学”。扬州老年大学也作出规定:一个人最多报3门课程,让更多的离退休人员有机会参加课程。
  针对部分学员“不肯毕业”的现象,一些老年大学也正在酝酿学制改革,计划推出结业制。扬州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表示,不采取结业制的话,有些老人在班上循环学习,其他人就报不上班。
  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飚此前作过一个题为《新时代老年教育及老年大学发展探讨》的报告。他指出,如今的老年教育业态,不仅有老年大学,还有老年社区教育、老年远程教育、老年社会教育、老年学历教育、高校老年教育等。为此,“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来办学,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还可以通过社区办学,把学校办到家门口。当然,借助网络搞线上远程教育也不可或缺。”   

标签:老年大学;老年人;老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