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发展特色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2023-09-05 09: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珩 张诚山 罗晶晶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入秋第一场雨后,收获的季节悄然而来。秋风温柔而清凉地吹着,吹远了老酱油的鲜香、吹甜了无花果、吹的稻田由绿转黄……秋景总醉人,秋实更喜人。此刻,走在如皋乡间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各类特色农产品陆续成熟,迎来收获。

  非遗与产业“共舞”

  古法酱油“香”满园

  阳光下,白墙黑瓦的院墙内,一口口大缸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揭开瓮缸上的“草帽”,俯身探看,一股醇厚的香味钻进鼻子、十分诱人。这里是沿河村华阜食品有限公司的露天晒场。春准备、夏造酱、秋露晒、冬成酱,年复一年的岁月浓缩,最终酿就香、醇、浓、酸的老酱油。

  “纯手工酿制的酱油,味道鲜美、酱香浓郁、营养丰富、口感纯正。”公司负责人何海鹏介绍,“我们的酱油选用有机大豆和小麦,一缸酱油需要用到200-300斤黄豆,每缸大概可以产出优质酱油400-600斤。”

  选料蒸煮、接种装匾、制曲发酵、晾晒成酱,如皋老酱油的“天然晒露法”酿造技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已被列入南通市级非遗目录。在保留古法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企业通过自动化设备改造和古法工艺改良,让“老聚通酱油”品牌迎来了新生,“有机酱油”“头道酱油”“支云酱油”的等品牌相继落地。

  厂房内自动化选料、蒸煮、制曲设备有序运转,老手艺搭配新科技,大大拓宽了老酱油的发展空间。据了解,2022年华阜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酱油食醋达200多吨,已成为南通地区最大的古法酿造企业。酱油坊全年用工,附近的村民有的来打短工,一个月也能挣到4千多元。

  农旅融合新“钱景”

  无花果成熟“甜”在心

  眼下正是无花果上市的季节,谷溢新农业一千亩的无花果采摘基地也进入了成熟期。成片的无花果树枝繁叶茂,一排排果树上挂满了青红相间的果实,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这种青黄的无花果味道不错!去年来过,今年听说熟了,就赶紧喊朋友们一起来采摘。”游客张女士手中小篮子里的无花果逐渐堆成了小山,随便挑一个剥开薄薄的果皮,露出粉嫩的果肉,诱惑十足。

  “我们种植品种叫芭劳奈,口感软糯甜蜜,加上我采用的是生态种植模式,果树旁边铺的是除草布,肥料选择了本土养殖场直供的沼液,所以无花果品质有保障,顾客都反映口感好。周末一天能有3、400的客流量,是抖音上‘南通采摘农家乐’的全榜第一。”公司董事长陈宁介绍。

  无花果因富含多种营养被称为健康果。2021年,沿河村引进了谷溢新农业无花果栽培项目,如今,800亩郁郁葱葱的果林年产量已达120万斤左右,带动当地及周边100余人就业。

  无花果保质期短,鲜果一般只能存放两三天。为了延长无花果的储存时间,降低鲜果腐坏率,陈宁在基地西侧改建了无花果深加工厂房,探索冻干、果酱及果酒等新领域,如今“纽姆”“BALAONAI”牌无花果果干已入驻市场,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花木产业美丽升级

  “叶”色撩人扮靓乡村

  初秋的万禾花木生态园,成片的苗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工人们或正忙着为苗木浇水、专心嫁接苗木,或正忙着苗木出圃、装车工作。

  乘着“如皋花木盆景之乡”这股东风,万禾生态园抢抓小苗需求量巨大的商机,投资打造了占地500亩的公园式精品苗木储备基地,主营全冠乔木、特大规格精品乔木和造型植物,2022年总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

  近年来,以色彩缤纷为主打的“彩色树”日渐成为装饰园林景观的新趋势。“我们园子里春天有红梅,夏天有紫薇,秋冬有枫树、鸡爪槭等等,能够通过品种多样化、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微地形的处理、观光园路的自然布局、植物季相的变化来呈现四季景观。”万禾生态园姚彬说。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周边县市不少游客自驾前来旅游观光。“这里空气太好了!我常常来这儿走走转转,现在就数紫薇园里的紫薇最美,等到12月,这里的枫叶红了,那景色更棒!”游客吴先生激动地说。

  在传承“如派”盆景的基础上,姚彬正计划打造“花木盆景+旅游”一体化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联合如皋周边相关旅游资源,在沿河村打造“森林观光园”,为当地乡村振兴再添一把力。

  (王珩 张诚山 罗晶晶)

标签:无花果;酱油;共舞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