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道路干净,机动车停放有序,店招店牌进行了统一出新,墙面彩绘“科创”气息满满……7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京市秦淮区蓝旗街,只见这条曾脏乱差的背街小巷已焕然一新。记者从秦淮区城管局了解到,该区高度重视背景小巷提升整治,将其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进。经精心整治,蓝旗街被打造成了精品街巷。
背街小巷整治,是城市治理的难点。蓝旗街在整治中,引入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引导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局面。
“蓝旗街东抵明城墙,西接御道街,全长约1000米。街巷内有沿街店铺90家,居民住宅楼90幢,常住居民1万余人,市井气息浓厚。8位街道城市治理公众委员调研商家和住户需求,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大光路街道城管科科长严正富举例说,街巷内有南航附中,放学时段,道路上停车多、停车乱,有的车主甚至将车停到人行路面上。为杜绝乱停现象,采纳公众委员建议,在路边设置了彩色球墩,让机动车无法再停到人行路面。大光路街道还在路口处增设了178个停车车位,疏散停车压力。
大光路街道城管科科长严正富介绍,整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与秦淮硅巷“城市客厅”规划目标的融合。整治中,重点对沿街店牌店招和沿街景观方面进行了提升。以往凌乱的亚克力字牌,统一换成了整齐的亚克力灯箱。同时,充分挖掘街巷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打造与主题特色相匹配的基本元素,让街巷既留住历史文化,又科技气息浓厚。
街巷焕新后,沿街店家纷纷点赞。一家眼镜店负责人张女士感慨,此前一遇下雨天,雨水就会倒灌进店铺内,现在这一困扰解决了。走进街巷,处处干净整治。
街巷焕新,建得好还要管得好。7月14日,记者看到不少城管队员在街面巡查,多位秦淮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也走进街巷查看整治效果。大光路街道城管中队四级主办朱友宝说,街道将辖区划分三个执法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名城管干部为网格长,一名执法中队副队长为副网格长,执法队员为网格员,将执法关口全部前移至一线。同时,设置重难点、值守点、联系点三大类10个街头岗点,其中蓝旗街属于重难点岗点,由岗点向四周辐射成片,一岗一片为一个管理单位,配置2名协管员,定人、定岗、定职责,形成“巡查、反馈(交办)、协调、处置、督查、销号”工作闭环。下一步,大光路街道将进一步优化蓝旗街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检查整治、查漏补缺、宣传引导,切实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不断增强周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江南时报记者孙海燕